<form id="tbblb"></form>
<sub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sub>

<address id="tbblb"></address>

    <form id="tbblb"></form><noframes id="tbblb"><address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address>

      如何做好信息公開,促進PPP規范透明實施?有哪些相關建議?

      文章來源:財政部PPP中心碳交易網2020-01-05 15:33

      一、熱點關注
       
      楊捷(政策類 云南省財政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如何做好信息公開,促進 PPP 規范透明實施?有哪些相關建議?
       
      二、交流實錄
       
      楊捷(政策類 云南省財政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首先,需要認清做好PPP 信息公開與促進PPP 規范透明實施的關系,個人認為二者是相互相承,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四個“有利于”:一是有利于促進依法履約,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公開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PPP 信息全面公開,有利于促進政府踐諾履約,依法行政,推動法治政府、信用政府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有利于促進社會資本嚴守合同,共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二是有利于促進項目規范運行,及時防范風險。PPP 信息公開強化了各級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和社會公眾從多角度、廣視角監督 PPP 規范運行。同時,通過信息準確公開,有利于各級管理部門、實施機構、項目公司主動對標對表,查缺補漏,及時糾正彌補不足,有效防范風險。 三是有利于促進項目落地實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PPP 信息及時公開,有利于參與各方,及時跟蹤項目進度、檢查項目庫整體推進情況,圍繞當地發展重點,統籌推進項目建設, 使 PPP 改革更好服務當地發展戰略,推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
       
      展。四是有利于強化績效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通過信息公開,暢通公眾的信息獲取渠道,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促進項目加強績效管理,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實現公共服務政府、市場、公眾的共建、共治、共享,不斷提高公眾參與感、認同感和獲得感。
      做好信息公開,促進 PPP 規范透明實施的幾點做法:一是認真貫徹落實財政部要求,確保 PPP 信息公開、統一、規范。要高度重視信息公開工作,嚴格按照財政部統一要求, 及時、準確、全面、規范上傳信息,各級管理部門要層層嚴格審核把關。二是積極宣傳,樹立信息公開的權威性。要在財政部PPP 綜合信息平臺的基礎上,在各級財政部門外網設置 PPP 專欄和項目庫電子查詢功能,為社會各界公開政策、業務動態及項目信息,擴大宣傳面,提升知名度,樹立財政部 PPP 綜合信息平臺的權威性。三是層層壓實責任,確保信息公開管理到位。各級管理部門要明確責任分工,實施分級管理、分工負責,確保信息公開工作定人定崗定責,保證工作連續性,做好日常運行維護,建立各級對口聯系人制度, 指定專人負責收集、匯總、錄入 PPP 項目信息,確保精準高效。四是加強日常監督,確保信息公開質量。把信息公開貫穿到日常工作,作為檢查整改、基層督導的主要工作,反復督促,常抓不懈,及時糾正完善PPP 項目信息公開過程中的問題,做到信息公開質量監督常態化、動態化。五是將信息公開與PPP 項目規范績效評價掛鉤,與 PPP 績效評價同跟蹤、同考核,把信息公開轉化為推進 PPP 規范運行的抓手,把信
       
      息公開情況納入績效評價綜合考評體系,自覺對標對表,及時糾偏補足,促進 PPP 項目全生命周期規范高質持續運行。六是重注信息公開全過程管理。將項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公開情況納入管理,注重前期檢查、日常復核,定期對外公布信息公開過程中的誤傳、漏傳、滯傳等情況,要求限期更新完善。
      進一步做好 PPP 信息公開,促進規范透明實施的相關建議:一是進一步完善信息公開管理機制,強化公開時限、細化公開內容,完善修改、更新規程,健全雙線申報制度,加強質量監督檢查,確保 PPP 項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公開及時、準確、規范、完整、高質,切實為PPP 項目規范運行奠定基礎。二是健全激勵機制,進一步加強對PPP 項目推進、信息錄入、信息公開等情況定期通報和評比,使各地能夠橫向對比,自我查找差距,不斷激發主動公開的積極性。三是持續把 PPP 信息平臺維護和信息公開工作做深、做精,做好、做實資料規范化整理和上傳工作,確保 PPP 信息發布準確快捷, 進而促進 PPP 項目實施各方不斷加強規范管理。四是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增設更多信息窗口,讓 PPP 參與的管理部門、社會資本、金融機構等各方共同提供信息,共同打造 PPP 全方位信息平臺,擴大數據共享,為分析PPP 項目執行、績效,提升 PPP 項目管理水平提供依據。五是引入 BIM、GIS 等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平臺功能。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協助政府實施監管、協助社會資本方和項目公司強化內部管理,運用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分析海量信息,及時
       
      預測、防范、解決項目運行中的問題,促進 PPP 項目規范運行。
      周蘭萍(法律類 北京市中倫(上海)律師事務所):
      當前,為加強和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信息公開工作,財政部通過設立 PPP 綜合信息平臺并相應制定《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運行的通知》(財金〔2015〕166 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綜合信息平臺信息公開管理暫行辦法》(財金〔2017〕1 號) 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對 PPP 項目信息公開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更好地促進項目信息公開,保障公眾知情權,推動 PPP 市場公平競爭、規范發展,建議:一是完善 PPP 綜合信息平臺的錄入、維護和更新工作以及相關操作指引文件,尤其是對于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歷史數據、PPP 項目的整改或變更過程資料和結果、社會資本投融資架構和再融資手段、運營期內每年度項目的履行情況、項目再談判和合同變更情況等進行公開,進一步加強社會公眾對 PPP 項目中政企履約行為的監督力度,保障公眾知情權。二是對于新建或改擴建項目的項目建議書及批復文件、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文件及批復、項目實施方案等在項目采購階段開始前就應具備公開條件的前期文件,建議將該等前期文件從進入項目執行階段后的 6 個月內公開改為即時公開,以進一步規范項目的操作流程。三是強化對 PPP 項目社會資本信用情況的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為社會公眾搭建切實有效的監督平臺或者投訴渠道,保障相關利害關系人在項目采購和執行過程
       
      中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四是加大對所公開信息不真實、不完整、不準確、不及時的監管力度,將信息公開不真實、不完 整且情節嚴重者列入誠信檔案,并建立嚴格的處罰機制,對 嚴重失信主體進行公開曝光和懲戒,以保障 PPP 項目信息公開制度的持續性和有效性。
      馮濤(法律類 上海鑄達律師事務所):十八大之后,
      在提高國家治理能力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改革的大背景下, 以信息公開為最本質特點的PPP 模式應運而生并持續發展。由于現代法治政府、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政府信息公開,從 2014 年開始,許多規范性文件都對此做
      了相關規定,特別是 2017 年財政部出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信息公開管理暫行辦法》,從程 序和實體上均做了明確具體的基本要求,PPP 項目信息公開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績。PPP 客觀上引領了國家治理體系改革和法治政府的建設。但是,目前我國 PPP 信息公開無論在制度建設還是實際操作上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對信息公開缺乏必要的監督以及相應的監督制度和監督措施,更沒有專門的監督(督查)人員,很少因為違反信息公開規定而被處罰。另外,由于對公開信息缺乏準確、嚴格和科學的劃分, 導致部分項目的相關信息公開不及時、不準確和不充分,使PPP 項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特點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 也影響了社會公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個人有以下建議:一是進一步整合、強化、規范和提升
      全國 PPP 綜合信息平臺,不但要以財政部現有全國 PPP 綜合
       
      信息平臺為基礎,統一國家發改委政府投資項目信息平臺中相關 PPP 項目信息資源,還要與招標、采購、建設等專業(行業)網站中有關 PPP 信息聯網,達到資源共享,數據管理不留死角。二是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的監督,同時強化相關主體責任。制定嚴格并能夠操作的各項監督措施,善于采用不同的、而行之有效的監督方法,配備必要的專門監督工作人員,與社會公眾廣泛有序的民主監督形成良性互動的長效機制,盡快建立獨立的、公允的和高質量的 PPP 信息公開及第三方評價機制。三是進一步開展對應當公開 PPP 信息界限的深入研究。在社會公眾利益得到優先保護的同時,也要切實維護相關參與主體的合法權利,主要是企業的商業秘密和公民個人隱私,研究、找準并科學確定平衡點。四是進一步提高全國PPP 信息公開平臺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便于相關人員的使用和操作。滿足專業人員通過平臺獲得必要的信 息,對PPP 合同的履行情況進行動態管理,特別是對 PPP 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績效考核管理和評價,促進 PPP 規范和高質量的發展。同時,也能方便非專業人員及社會公眾對 PPP 項目信息的查詢和獲取,滿足其參與感和獲得感。
      趙仕坤(咨詢類 北京中澤融信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PPP 項目信息公開對 PPP 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有利于規范項目運行,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公眾知情權,推動法治政府、 信用政府的建設。近年來,財政部在推進信息公開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如搭建了全國 PPP 綜合信息平臺,出臺了財金 1 號文等有關文件,對項目各階段公開事項作出了明確要求。
       
      根據《2018 中國 PPP 市場透明度報告》,2018 年全國 PPP 市場透明度總指數為 75.25,較上一年度提高 11.54 分,我國 PPP 項目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顯著進步。但現階段 PPP 項目信息公開仍存在著諸如信息公開不及時、不充分、不完整, 缺乏系統性,公眾參與有限等問題。為進一步促進 PPP 規范透明實施,對PPP 項目信息公開提出如下建議:一是進一步落實信息公開時限要求,防止信息嚴重滯后。目前 PPP 綜合信息平臺中對于信息披露時限的要求過于寬松,部分項目雖早已進入執行階段,但該階段應予以公開的信息超過規定時限后仍未公開。建議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的管理工作,落實信息公開的時限要求,及時完整公開信息。二是加強信息披露監管,保證信息質量。目前信息平臺中信息填報質量良莠不齊,例如上傳未蓋章的非正式材料,上傳的信息和要求不對應等。結合財辦金 92 號的規定,在對項目庫的動態管理中,各級財政部門應嚴格項目管理庫入庫標準和管理要求, 建立健全專人負責、持續跟蹤、動態調整的常態化管理機制, 對 PPP 項目信息公開的程度及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及時將條件不符合、操作不規范、信息不完善的項目清理出庫,不斷提高項目管理庫信息質量和管理水平。另外對數據開放的范圍,應有謹慎的考慮并進行嚴格的約定。三是重視科學技術的運用,豐富平臺功能。PPP 綜合信息平臺中的數據分析、匯總等功能還不完善,未能全面發揮數據價值。目前諸如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正不斷推廣運用,要合理運用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全面提升平臺功能,強化信息匯總、分析功
       
      能,提高 PPP 項目信息公開的真實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開發更多產品和服務,更高水平服務于政府、市場及公眾。 四是融入績效管理,建立全生命周期績效管理體系。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PPP 領域須全面開展預算績效管理。當前 PPP 綜合信息平臺還未根據全過程績效管理要求, 融入全生命周期的績效管理理念,建議在PPP 項目識別、準備、采購、執行和移交各階段,根據全過程績效管理要求, 設計績效管理信息公開條目,提出績效管理信息公開內容, 狠抓績效管理信息公開的時效和質量,建立全生命周期績效管理體系,保障 PPP 項目規范高效實施。
      最后談談PPP 最偉大的幾個特點:一是引入競爭機制;
      二是信息公開;三是財政支出納入預算,規避墊資及隱性債務;四是通過績效管理落實各方履約及權責利的實現,加大 公共產品與服務供給側改革力度,促進誠信社會實現;五是項目融資政府不再擔保,打破剛性兌付,反向促進金融機構 及平臺公司市場化改革。PPP 是真正的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關鍵性舉措。
      王勇(咨詢類 中瑞世聯資產評估(北京)有限公司山
      東分公司): 自 2015 年起,財政部多次出臺 PPP 信息公開文件,制定信息公開要求及具體措施,督促 PPP 信息公開, 促進 PPP 規范發展。如何進一步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從實務角度出發提出以下建議:關于信息公開的難點。首先從政策監管層面看,一是做好 PPP 信息發布的政策指引,對于關系重大、市場關心、大眾熱點的信息按“公開為常態、不公開
       
      為例外”的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及其他依法不予公開的內容外,PPP 項目批準和實施過程中的信息要盡可能對外公開,以公開提升項目的透明度和效率, 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二是要充分發揮信息平臺作用,做好 PPP 項目庫、機構庫和資料庫信息發布工作,發揮平臺數據匯總、權威發布、數據分析、成果利用等綜合性功能,為PPP 保駕護航。 三是加強信息公開監督,依據《預算法》、
      《政府采購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人
      民銀行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5〕42 號)及財政部關于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信息公開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金〔2017〕1 號)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加強對PPP 項目信息公開情況的評價和監督,對于未按照規定真實、完整、準確、及時錄入 PPP 項目公開信息的, 應進行懲戒。其次從具體實施層面看,一是 PPP 信息公開工作涉及多個地方部門,包括項目發起方、實施機構、項目所在地本級政府、采購監管機構,相關信息公開主體責任難落實,尤其綜合類 PPP 項目,項目牽扯若干部門,很難做到協調一致、及時公開。二是信息公開時間跨度長,貫穿于PPP 項目全生命周期,公開內容廣、公開時效性差。三是具體工作人員更迭,造成工作脫節。部門機構負責信息公開的人員無法做到專人專崗,崗位人員也經常更換,影響信息公開的進度及效率。最后從政策配合層面看,PPP 信息公開要及時與其他政策相配合。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重大建設
       
      項目批準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見》(國辦發〔2017〕 94 號),要求公開的內容在批準服務信息、批準結果信息、招標投標信息、征收土地信息、重大設計變更信息、施工有關信息、質量安全監督信息、竣工有關信息等 8 類信息方面不盡相同,在相關政策要求公開的情況下,要及時錄入平臺信息,做到同步一致公開。
      相關建議。一是制定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落實主體責任,完善獎懲措施,做到及時高效公開。二是適當延長信息 公開時間,多渠道多視角向公眾披露信息公開的內容,吸引更多的信息使用者、意向合作方參與 PPP 項目建設運營。三是明確信息公開牽頭主體,落實強化責任是信息公開重中之重。四是實施機構配備專門的部門及人員,負責本單位PPP 項目的信息監督及公開工作,及時收集相關信息、按時錄入平臺數據,滿足信息公開的需要,必要時建議委托專業的咨詢服務機構承擔相應工作。
      徐向東(咨詢類 北京財指南咨詢有限公司):信息公
      開是 PPP 項目全生命周期制度體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時按照《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規定,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原則和方向。從國際 PPP 視角來看,透明性(Transparent) 是 PPP 項目最重要的基本原則之一。因此,PPP 項目及時、完善、透明的信息公開是 PPP 項目規范化管理的基礎。我國PPP 項目信息公開已經形成基本制度體系,包括財金 113 號文、財金 166 號文、財金 92 號文、財預 143 號文、財辦金
      92 號文等文件。其中 2017 年 3 月 1 日施行的《政府和社會
       
      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信息公開管理暫行辦法》(財 金〔2017〕1 號)詳細規定了 PPP 項目信息公開的各方面要求,其標志著PPP 項目信息公開工作日漸完善、進入規范階段。
      從實踐來看,有三點建議:一是進一步加強PPP 項目重點信息公開的監察力度。我們今年承接了一些PPP 項目合同變更、提前終止的咨詢服務,這些項目基本是財辦金 92 號文發布之前就已經采購完畢并簽約的,項目本身在全國PPP 綜合信息平臺項目管理庫中,但是項目重要信息欠缺遺漏, 應至少進一步完善補充至采購階段。二是應明確信息公開的責任主體。僅依靠某幾個部門,信息、數據及時更新是不可能的,信息公開的進度也是不匹配的,因此,建議配套獎懲政策和措施,明確責任。三是應加強執行階段信息公開。PPP 項目的信息公開應涵蓋全生命周期內的每一個環節,目前PPP 項目管理庫中執行階段的信息公開包括項目公司股權出資、施工許可證辦理、建設進度質量、績效監測及評價等, 但是這類信息相對來說,需要加大力度督導、完善、補充。
      宋義武(政策類 江蘇省財政廳):PPP 項目社會關注度
      高,競爭性強,信息公開透明非常重要。如何規范信息公開建議如下:一是規范公開內容,包括項目入庫信息、項目招標信息、PPP 項目合同、績效評價報告、項目移交情況等, 明確規定這些信息必須公開,便于社會資本參與和社會公眾監督。二是規范信息公開平臺。如何實現在一個平臺上信息共享,現在還有很大差距,信息亂象、信息滯后、信息不全、
       
      多個平臺發布等問題都有存在,如社會資本招標信息,有的在政府采購網、有的在招投標網、有的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等。建議把部 PPP 中心信息平臺進行整合,打造成全國最權威、信息最全面、最及時的 PPP 信息網站,要求各地及時推送相關信息。三是規范地方財政 PPP 網。目前,省級財政在官網上都開設了 PPP 專網,部分市也有,但管理參差不齊, 有的信息更新不及時,幾乎看不到什么內容和信息,主要原因沒人監管,客觀上精力顧不上,上級財政對下級財政應加強 PPP 信息網管理和監督,定期開展考評,激勵先進,鞭策落后,使各級財政的PPP 網真正發揮信息公開、接受監督的作用。
      劉窮志(學術類 武漢大學):PPP 信息公開的幾點建議,
      供參考:一是從深度和廣度上拓展全國 PPP 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的信息應更準確、更及時、更具體、更全面充分,應及時更新專家庫和機構庫信息,資料庫收集的資料應更多、更新。二是編制 PPP 項目市場信息。特別是要及時、全面收集和公開項目識別階段、項目準備階段的信息,使項目采購充分競爭,還要及時收集和公布社會資本退出信息,方便社會資本進入和退出 PPP 項目市場。三是完善 PPP 信息公開制度。明確 PPP 各個參與主體在識別、論證、采購、簽約、實施等各個階段的關鍵信息,界定敏感信息,規范 PPP 信息發布,制定反饋及追責措施,信息公開應貫穿 PPP 項目全過程。四是建立質疑投訴制度。設立投訴電話和信箱,明確回復程序,選派政府和相關代表的觀察員,建立調查取證、核實、
       
      審查制度等。
      李貴修(法律類 上海市建緯(鄭州)律師事務所): 做好信息公開,促進 PPP 規范透明實施事關公共利益,PPP
      項目的各個環節進展狀況及時向社會公眾公開不僅有利于 陽光操作,吸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還可以贏得社會各界對PPP 項目的認知和理解。當前,我國 PPP 信息公開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公開不及時。一些地方政府未意識到信息公開的重要性,在PPP 綜合信息平臺上傳信息不及時,沒有給意向社會資本方足夠的準備時間,影響前期市場測試結果,不利于投資決策。二是公示信息不規范。未準確完整填寫項目信息,入庫之日起一年內未更新任何信息;已經決定不再采用 PPP 模式卻沒有及時申請退庫;未及時充分披露項目實施方案、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政府采購、PPP 項目合同等關鍵信息;缺乏對地區 PPP 項目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及增長率的披露;缺乏已落地項目的信息披露,未及時公布定期和隨機績效考核記過。三是項目庫管理仍需加強。一方面,PPP 項目整改、清退不及時的現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負責 PPP 項目調庫清庫的專家選任方法不夠合理,影響評審結果公平性。為促進PPP 信息公開,推動 PPP 項目庫管理,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強化地方政府信息公開意識,及時按照財政部和發改委信息公開要求上傳公示信息。二是細化披露內容,不僅充分披露“兩評一案”等關鍵信息,還要增加社會資本、金融機構關心的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及預測增長率、項目績效考核辦法、已落地項目每期績效考
       
      核結果等關鍵信息。三是加強項目庫管理。一方面,建立健全專人負責、持續跟蹤、動態調整的常態化管理機制,及時將條件不符合、操作不規范、信息不完善的項目清理出庫。另一方面,每次集中統一評審,都采用隨機抽取的方式從 PPP 項目專家庫中選任 PPP 項目調庫清庫的專家,保證評審結果的公平性。
      李成林(法律類 建緯律師事務所):PPP 項目由泛化到
      合規實施,是PPP 發展中的巨大進步。促進項目合規發展的方法較多,如推動立法,統一各項政策,這樣可以減少法律 政策之間的矛盾,同時也應加強監管,監管的有效手段之一 是項目的公開透明,公開透明應注意公開的界線,防止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受損。個人認為,在 PPP 項目信息公開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應當在未來的 PPP 立法中做出相應的規定。在法律無法盡快出臺的情況下,需要在有關的政 府文件中做出信息公開的規定,并對信息公開的原則,方法 和程序做出規定。二是應做到各地平臺的互聯互通,實現統 一管理,否則信息不同,將無法實現真正的公開。三是要注意區分信息公開的界線,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公開的同時 要注意遵守和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并注意協調與有關法律的關系。除了保護商業秘密外,企業公平競爭的權利,其名譽權都在保護的范圍之內。否則盲目的信息公開,可能造成企業和政府的損失,反而阻礙了 PPP 項目的健康發展。四是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如有關的文件公開了專家的意見,專家的簽字等。專家的意見是否適合公開,哪些適宜公開,需要
       
      研究,也并不是公開的越多越好。有些項目把專家的個人簽名公開,將造成不良的后果,不法分子可能會利用專家的簽名達到其非法的目的,專家信息公開的范圍、方式應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總之,合法和適當的信息公開可以有效地促進PPP 項目健康發展。
      段志文(財務類 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PPP 信息
      公開是促進PPP 事業陽光健康發展的必要手段, 對于PPP 有序、公平、合規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做好信息公開,促進 PPP 規范透明實施,應著重從信息公開的時效性、覆蓋面、可應用性等方面入手,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以促進交易撮合、合同履約監督、發掘信息附加值為目的,推動 PPP 事業不斷向前發展。首先,應建立PPP 信息數據采集、公開的法定或規章制度。一是要將PPP 信息公開制度寫進 PPP 條例,將政企雙方信息公開的責任、義務納入全國統一的信用平臺,在確保信息數據可獲得的同時,保障信息基礎數據的全面、準確、真實、有效。二是妥善解決社會資本擔心信息公開商業機密泄露的問題,采取技術措施、經濟激勵等手段鼓勵政企雙方積極、及時公布相關信息。其次,應注重信息公開的時效性。尤其是在項目識別、方案策劃、招標環節等階段,讓信息盡可能傳遞到更多的潛在參與者,并給與各潛在社會資本方充分的時間了解和進行各項準備,保證各潛在競爭者盡可能公平、平等地參加競爭。再次,應搭建政、社之間了解、溝通、對接平臺,促進項目交易撮合。一是針對PPP 運作內在要求,將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兩個口
       
      徑的收支預算納入 PPP 信息平臺,包括財政收入構成、債務率、償債率、財政自給率、債務依存度等指標性數據,以便于社會資本對政府未來長期的支付能力有清晰而完整的判斷。二是應及時公開地方政府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和下一年度發展計劃,包括宏觀層面的政府財政收支、區域性、片區性城市發展規劃,明確是融資性需求、創意性需求還是兩者之結合,從城市整體發展規劃的角度,搭建社會資本和政府之間需求對接平臺。三是在適當擴大機構庫行業范圍的同時,建議將金融機構、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運營類企業等涉及的領域、優勢、業績、合作需求等納入平臺,以搭建社會資本方之間的合作平臺。最后,應做好信息數據的采集應用工作。一是應在國家層面制定統一的信息采集標準、規范、口徑,確保基礎數據的有效性、可比性,為信息數據的深度分析、應用奠定基礎。二是要運用區塊鏈技術驗證數據的真實性,實現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有效性。三是發揮專業化數據分析機構的專業優勢,建設基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標準化指標類、指數類數據庫,按照有償使用、市場化應用原則,推動 PPP 數據從大而泛向精準化、集約化、高效化邁進。四是開展 PPP 大數據應用工作,逐步培育政、社雙方PPP 自主分析能力,推動信息服務升級。
      馬勇(行業類 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PPP 項目信
      息公開應是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公開,公開的時間應對后一步工作能起到有效的支持。建議如下:一是前期項目物有所值、 可研、審核等內容公開的時間建議提前,目前公開的時間是
       
      “進入項目執行階段后 6 個月內公開”,如果公開的時間放在招標前兩到三個月,便于社會資本方進行測算評判,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方參與項目競爭,對公平公正的選擇合格社會資本方有利,也有利于降低項目總投資。二是有的PPP 項目在實施過程中變動較大,建議項目的變更、中期評價進行及時公開,便于公眾、社會資本、銀行等從業人員及時了解相關信息。三是項目在建設階段與運營階段通過績效考核的成果應通過信息公開的方式公開以方便于大眾監督, 績效考核工作目前已列入各項目的正軌,信息公開工作也應抓緊實施,這是促進PPP 規范透明實施的重要一環。
      章貴棟(行業類 龍元明城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信息公開透明是 PPP 市場的最重要支撐之一,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巨大,信息不對稱、不公開、不透明是影響市場信心的主要因素。個人認為目前以財政部PPP 項目信息披露平臺為核心的信息披露制度是PPP 和過往多種社會資本與政府合作模式的巨大進步。從我們的觀察,目前庫里的信息正在由靜態披露向動態披露轉變,與PPP 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標一致。有兩條建議:一是披露的信息完整度仍然有待提升, 數據維度不足。融資、履約行為、投資進度等數據目前尚未完全納入披露范圍,披露質量、頻次也層次不齊,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資本對地方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的判斷,也不利于上級部門對 PPP 項目的實施進行績效評價,建議進一步豐富目前項目庫的數據庫結構,披露更多動態數據,政府和社會資本各取所需。二是可以鼓勵第三方機構比較便捷的使
       
      用基本數據進行一些統計分析,目前的查詢方式想要進行一些行業、區域的匯總分析是比較困難的,可以提升業界對 PPP 領域學術和行業研究的便利程度。
      鄭大衛(財務類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PPP 項目成功前
      提是各方履約,信息公開是促進各方履約重要的手段,也是一種監督機制。當前越來越多的項目從建設期邁向運營期, 項目運營后,金融機構比較關注當地財力的變化、績效考核結果、調價機制的落實、政府補貼到位情況、市場化收入實際產出和成本、重大違約情況等,希望我們后續都能從綜合信息平臺獲得一手權威信息,進一步增加金融機構 PPP 融資
      信心。
      朱磊(咨詢類 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如何做好信息公開,促進 PPP 規范透明實施的建議:一是更早地公
      開項目識別階段和準備階段的信息和文件,方便相關投資人獲取相關信息,更好的推動項目競爭。二是建議將信息公開管理納入相關部門的績效考核體系,避免重入庫信息管理輕項目執行信息維護,推動公眾監督。三是對于項目執行過程中的整改信息也應體現其變更的過程,退庫和提前終止的項目不能一退了之,相關信息仍應保留公示。四是 PPP 項目管理系統應該與政府的其他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如債務管理系統,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系統的互聯互通,推動信息公開透 明。
      徐玉環(咨詢類 上海濟邦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我個
      人建議,關于信息公開,除了要強化制度建設外,建議關注 如下兩方面事項: 一是加強信息公開的標準化建設。雖然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信息公開管理 暫行辦法》明確了信息公開的要求,包括公開內容、方式、
       
      時點、主體等,但實際操作中,針對同一內容,大家理解差異很大,公開的內容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加強信息公開的標準化建設,提高信息公開的效率,同時也為信息分析利用打下基礎。二是利用信息技術加強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工作,形成信息公開、反饋的閉環。信息公開對相關責任主體而言,是責任和義務,是單向的輸出。如果能對公開的信息加以利用,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新的信息流反饋到信息公開責任主體,則信息流不再是單向的,如此可提高信息公開的積極性和有效性。這些來源于項目的信息,反過來可以為項目所用以提高項目產出績效,也可以為后續項目實施提
      供借鑒。
      連國棟(咨詢類 山西萬方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做好 PPP 項目的信息公開,是促進 PPP 項目規范發
      展,提振社會資本投資信心,增強金融機構參與 PPP 項目投資的力度,促使參與各方能夠重信守約,規范履約,建議有以下幾點:一是充分發揮目前 PPP 項目信息平臺的作用,在一定范圍、一定人員內公開項目的競標條件、結果、融資成本等,對項目參與各方履約誠信情況設置“紅黑榜”等,使得信息獲得渠道暢通,實現公開信息的目的。二是在加大信息公開的同時也需要對信息公開的范圍、程度予以重視(如實施方案、物有所值評價、財承報告、PPP 合同是否需要全文公示),既能通過必要的信息公開使項目信息充分展示, 也要保護一部分人的勞動成果。三是加大對信息披露的管理力度,對不按規定進行信息披露的項目,負有披露責任的單位和責任人要給予相應的責任處理。
      薛起堂(法律類 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PPP 信息公
      開的建議:一是建議信息公開要全面。PPP 項目全流程各類
      文件,只要不是涉及商業機密的,都應公開,特別是補充文 件,這樣就會防止暗箱操作。很多項目到實施階段,項目及合同內容已經更改的面目全非了。二是建議信息公開要及時更新。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只要項目有進展、有變化,就要及時更新項目信息。三是建議信息公開要注意隱私保護。公開的信息中涉及隱私的要采取屏蔽措施,比如涉及個人身份證信息、聯系方式等。
      薛濤(行業類 E20 環境平臺):建議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注意信息公開與咨詢公司知識產權保護和鼓勵創新的平 衡。二是注意信息公開在參與機會上的公平性,注意足夠提 前(潛在方普遍能準備好)和必要信息的普遍告知,這一點可以充分學習世行、亞行采購經驗。三是還要對負面事件足夠公開,目前這一點相當不足。
      劉飛(法律類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三點建議:
      一是項目進入執行階段后,項目公司應為信息公開的主體和責任方,賦予項目公司登錄信息公開平臺的專有端口。二是借鑒資本市場的信息公開制度,建立公開信息的清單,區分日常公開信息和重大公開信息,重大公開信息經審核后披
      露。三是建立與信息公開制度相匹配的處罰措施。
      李競一(咨詢類 上海濟邦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信息公開之于 PPP 的意義前面專家說了很多,我想提醒、補充一
      點:信息公開不是公開的越多越全面就越好,一定要注意公開的法律邊界(秘密的意義在于保護國家安全和商業安全) 和作用(對 PPP 本身的意義),這點上需要征詢有判斷權力和能力的機構,如國安、保密等部門,以及律所。反過來, 明確了哪些是不能公開、不宜公開或不需要公開的,剩下的就是必須主動公開或者依申請公開的,也能避免打著國家秘密或商業秘密的幌子規避公開義務的問題。
      焦軍(咨詢類 北京明樹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個人認
      為,PPP 是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關鍵性工
      具之一,而且是工具箱里撬動力最大的扳手(不是指資金杠
       
      桿率)。PPP 是迄今為止各類項目與資金治理模式中考慮最周全、最系統化的治理模式。其中,識別、篩選、評估準備、 過程管理、投融資、采購與合同方式,尤其是PIP 優化了可研,加強科學決策,注重項目綜合效益,注重 VFM 價值工程優化投資決策,并監督全程實施過程。正是由于相關方分別地、從各自角度考慮利益平衡,因此 PPP 運作難度也最大。系統化的困難在于,牽一發而動全身,任何一個小問題,都引出全局問題,比如信息公開,牽扯市場準入與簡化審批流程、保護知識產權 IP 與促進商業、政府監管與提升管理效率,提質增效,每個節點問題都有循環嵌套和要素平衡。
      王安風(行業類 山東金正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其實現有的信息公開制度基本具備,現在的關鍵是對公開制
      度執行的監管,可以考慮服務外包等形式加強監督力度。另外,現有信息平臺和包括證券市場、司法信息、信用建設等 其他監管市場信息的共享、聯動也非常重要。
      唐琳(行業類 中建一局集團第二建筑有限公司):個
      人體會是,信息的及時更新也比較重要。比如,有 2017 年管理庫的項目,目前仍處于采購階段,可能會讓公眾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顏立群(財務類 龍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項目
      信息應該包括全生命周期,并且由項目公司(SPV)負責發 起填報,直接發布或分類審核后發布。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台湾佬中文222vvv娱乐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