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余熱發電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案例分析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所采用技術及項目簡述:
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工藝,窯頭熟料冷卻機和窯尾預熱器排出的廢氣仍有350℃左右,其熱能大約為水泥熟料燒成系統熱耗量的35%,余熱發電技術,可將廢氣中余熱進行回收發電,此外,余熱鍋爐排出的130℃左右的廢氣還可進一步加熱采暖循環水用于供暖,使水泥生產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95%。
一條日產2500噸水泥的生產線,可配套安裝一臺4.5MW發電機組、一臺窯頭鍋爐、一臺窯尾鍋爐,穩定運行時,發電功率可達4MW,年運行時間300天,年發電量2880萬kWh。
經濟效益:
一般水泥余熱生產線單位裝機投資7500元/kW,4.5MW余熱發電機組投資3375萬元,國內工業用電平均價格0.75元/kWh,年發電收益2160萬元,靜態投資回收期1.5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節能服務公司向水泥廠收取0.4元/kWh電費,項目靜態投資回收期3年。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項目分析及推廣意義:
水泥余熱技術經過近10年的發展,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水泥生產線穩定運
行情況下,發電功率穩定,經濟效益可觀。隨著余熱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某些2500t/d水泥生產線,余熱發電功率可達到5MW左右。水泥余熱發電項目收益主要取決于當地電價,在經濟發展較快,以及工業用電價格較高的地區發展較好,在西北部地區還有較大空白市場。
大多數工業生產企業都會有相當一部分帶有余熱的廢氣廢水產生,余熱利用一般是工業類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首選。余熱根據溫度和可用性分為三個范圍:
本文內容來源于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paifang.com,轉載須加網址
高溫余熱:高于650℃,一般來自工業窯爐、冶煉高爐廢氣、爐渣余熱等,在鋼鐵、化工行業比較多,目前多數已進行回收利用情況。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中溫余熱:650℃~200℃之間,一般來自鍋爐煙氣、以及高溫余熱回收后的尾氣等,比如建材行業、化工行業。高于200℃的余熱利用技術目前較為成熟,投資回報率較高。
低溫余熱:低于200℃的煙氣和低于100℃的液體。大多數工廠企業中的乏水、乏氣,熱品味低,但數量巨大,一般都直接排放了。低溫余熱回收技術(比如熱泵等)的進步,這部分余熱回收成為可能,但是由于回收可轉化的能源形式有限,如果沒有很好的需求端,解決低溫余熱回收問題仍存在一定困難。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