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燒發電企業開發綠色資產時會考慮哪些因素?
綠證是綠色電力證書的簡稱,實質就是綠色電力的“身份證”,是國內消費綠色電力的唯一憑證。每一張綠證代表著一兆瓦時(1000度)的綠色發電量。每一張綠證的產生或交易,就意味著有1000度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已上網或消費。綠證交易既可以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提供一種開發綠色資產的新方式,又可以滿足其他企業的
碳減排需求。
一位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綠證的
價格是垃圾焚燒發電企業開發綠色資產時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未來綠證全面銜接碳減排機制,從垃圾焚燒角度,可以進行簡單的測算:如綠證方面,單噸垃圾開發350度上網電量,采用
碳排放因子計算減排效果,則單噸垃圾約減排0.199噸二氧化碳;
CCER方面,采用
方法學計算減排效果,根據歷史經驗水平,單噸垃圾可減排0.25噸二氧化碳。再結合市場
價格、機會成本(開發綠證需扣除國家補貼)等,可測算比較凈收益,從而選擇開發哪種綠色資產。
目前,在中國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平臺上交易的綠證的售價大多為30元,而平臺上大量風電、光伏發電以及水力發電的綠證價格都低于30元。綠證成交量較高的國能單縣生物發電30MW發電工程的售價為25元/個,但銷量也只有106個。可見,目前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想從綠證交易中獲得可觀收益還有些難度。
雖然30元的價格在綠證領域比較高,但和國補相比,還是有差距。由于一個綠證對應1000度電,因此一度電的綠證收益就是0.03元。
垃圾焚燒發電上網標桿電價為0.65元/度,由當地燃煤標桿電價、省級固定補貼和中央財政補貼三部分組成。其中省級固定補貼為0.1元/度,各地燃煤標桿電價不同,導致各項目的中央財政補貼強度不同。以江蘇省為例,其2020年燃煤標桿電價0.391元/度計,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可以享受的中央財政補貼強度為0.159元/度,遠遠高于開發綠證每度電帶來的收益。
由于開發綠證需扣除國家補貼,因此,企業在選擇時會進行充分考量。
此外,前述發電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未來綠證和CCER有效銜接后,基于目前的方法學進行計算,CCER較綠證的減排效應更大,判斷綠證價格(折合到每噸
碳價)<CCER價格<
碳配額價格。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