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有效的氣候政策是各國協作,實現《巴黎協定》氣候目標的基礎。然而,全球評估表明,目前世界各國的國家自主貢獻承諾(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簡稱 NDC目標)即使全部實現,依然不能達到全球的減排目標。造成這些減排貢獻的差距有兩個原因:一則,部分國家氣候承諾較弱,這需要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發展理念以及政治訴求來協調;二則,已實施的政策效果并不理想。
碳中和的時代不缺乏承諾、不缺乏政策,甚至不缺乏實打實的努力。但是,很多政策的實施周期動輒幾十年,短期內很難看到效果。各國宣布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往往輕而易舉,但這些雄心壯志并不意味著他們采取的政策是有效的[1]。
近日,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默卡托全球公共資源與氣候變化研究所和英國牛津大學氣候計量經濟學家們合作進行了一項研究,以“實現重大減排的氣候政策:來自全球二十年的證據”發表于《科學》雜志[2]。這項研究分析了過去二十余年來41個國家在交通、建筑、工業、電力等四個部門實施的1500項氣候政策,這些措施都記錄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氣候政策數據庫中,發現只有69項政策效果顯著,并減少了0.6 至 1.8 Gt的二氧化
碳排放。這意味著,95%以上的全球氣候政策效果并不顯著。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