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脫碳里的“政治經濟學”
印度政府推行鋼鐵脫碳的背后,有政治經濟社會多方面的考量。
莫迪2020年提出“自力更生的印度”倡議,計劃在保內需的基礎上擴充產能,補齊印度的供應鏈產業鏈短板,為經濟提供新的增長動力。運用CCUS技術生產更清潔的鋼鐵產品,進而帶動鋼鐵產業上下游的綠色轉型,推動整個產業鏈協同減排,有利于印度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基礎工業原料供應安全。
從參與國際競爭的角度看,隨著全球對低碳產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國際貿易中逐漸形成碳壁壘,推動印度鋼鐵行業向高端轉型,發展高性能特種鋼材的同時減少低附加值高碳排放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有助于提升印度產品在全球市場尤其是對低碳要求較高的歐盟市場上的競爭力。在全球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世界主要大國紛紛提出脫碳目標,推出減排行動。把脫碳行動作為外交政策的組成部分,已成為印度追求“大國地位”的重要舉措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全球開展氣候變化應對行動,設置國際碳壁壘,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在國際舞臺上的領導地位,也同時將印度作為它們低碳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新市場。同樣,這也被印度政府視為推動自身發展的機遇。
從具體路徑看,鋼鐵脫碳不僅取決于政府政策和目標的設定,還依賴于執行力度、技術創新、資金支持和社會參與等多個因素。目前,印度鋼鐵脫碳還要克服一系列社會經濟方面的困難。
首先,CCUS技術的推廣不會一蹴而就。CCUS技術的高成本、對二氧化碳運輸基礎設施的高需求、大規模部署面臨的條件限制,以及社會對封存地點的環境和社會接受度等問題,都必須要解決。
同時,鋼鐵脫碳需要大量資金。印度鋼鐵行業當前的脫碳進程還處于起步階段,脫碳計劃涉及大量的綠色投資,需要政府、私營部門、投資者和民間社會的共同配合。
鋼鐵行業要想實現脫碳目標,還需與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鋼鐵脫碳帶來的成本增加與印度目前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化進程中對鋼鐵巨大的需求之間存在矛盾,鋼材脫碳引起的
價格上升會直接影響下游產業和消費者,將加重政府的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壓力。印度有大量貧困人口,發展經濟和消除貧困仍是目前的重要任務,政府要在促進脫碳減排和經濟增長之間掌握好平衡。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