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3日,我國今年快遞業務量已突破1000億件,比2023年達到千億件提前了71天。我國快遞業保持穩健增長的同時,行業
碳排放也隨之提高,快遞企業踐行
綠色升級勢在必行。當前,多家快遞企業明確提出減碳目標,并通過多種方式方法,積極構建
綠色、循環、低碳的快遞物流體系,減碳行動取得了實際成效。
多家快遞企業明確提出減碳目標
國家郵政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7月份,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42.6億件,同比增長22.2%。1至7月,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944.2億件,同比增長23.0%。
從2012年到2023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年平均增速超過30%。與此同時,行業碳排放也隨之提高,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發布的《中國快遞行業的碳排放》研究報告指出,從2017年到2022年,中國快遞行業的碳排放量從1837萬噸激增至5565萬噸,五年間增長超過200%,復合年均增長率近25%。
快遞企業踐行綠色升級勢在必行。去年以來,中央和地方發布一系列行業標準和政策方案,推動郵政快遞業綠色低碳發展。國家郵政局印發的《關于推動郵政快遞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完善寄遞綠色低碳發展支撐保障體系,包括強化節能低碳技術創新應用、健全行業碳排放法規標準、完善行業碳排放政策體系、建立健全行業碳排放核算監測體系等。
各快遞企業也在積極探索低碳綠色發展道路,通過綠色運輸、綠色包裝、
清潔能源、科技應用等多種方式方法,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的快遞物流體系,減碳行動取得了實際成效。
如中通快遞在2023年度ESG報告中提出,其通過優化運輸線路、投身清潔能源與設備改造、減少包材使用等方式積極響應國家郵政局關于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力爭在2028年實現自身運營單票碳排放下降20%的減排目標。順豐速運在碳目標白皮書中提出了“在2030年實現自身碳效率相較于2021年提升55%;每個快件包裹的
碳足跡相較于2021年降低70%”的氣候承諾,并制定了明確的減碳行動路線圖。順豐速運還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承諾在2050年前實現價值鏈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潔能源領域,快遞行業頭部企業紛紛布局光伏項目。2023年,申通快遞在浙江杭州、浙江金華、湖北荊門及湖北孝感等轉運中心建設大型光伏發電項目,其中,杭州轉運中心光伏項目的總裝機容量達到1.139兆瓦,每年可提供約127.6萬千瓦時綠色清潔電能。順豐速運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順豐全國14個產業園的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達64兆瓦,“公司在2024年繼續投建產業園光伏項目,預計所有光伏項目將在2025年底之前全部建成并投入運營。屆時,預計產業園內的光伏設備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40兆瓦,年發電量將超過1億千瓦時。”
優化運力結構是物流運輸行業實現綠色、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完善城鄉物流配送體系,推動配送方式綠色智能轉型。
當前,快遞企業大力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使用,優化運輸方式,提高運輸效率,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時,通過智能分揀系統、無人機配送等技術提高智能化水平,降低能耗。
在運輸環節,順豐速運已累計投放新能源車輛超過31000輛,覆蓋243個城市。據介紹,結合新能源車輛電池技術及補能條件等因素的成熟度,今年順豐速運選擇部分區域或線路LNG、氫等燃料車輛進行
試點及應用,還提出“2030年前力爭實現航空基地場內車輛裝備電動化率達100%”的目標。
中通快遞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已投入超過9200輛高運力甩掛車,開辟了3800余條運輸線路,通過科學算法提高裝載率、縮減發車班次,并在部分地區使用LNG天然氣車輛,以液化天然氣為燃料,有效降低污染排放。
此外,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實施以來,快遞企業也加快淘汰老舊分揀和安檢設備,提升新能源車應用比例,推進設備低碳化升級。
今年5月,中通快遞貴州畢節網點完成了一次設備更新。在運輸環節,10輛4.2米新能源貨車代替了原來的燃油4.2米廂式貨車,用于城區和鄉鎮間的快遞運輸。“新設備的投用一方面提升了快件中轉效率和貨物發車頻次,另一方面降低了運營成本。”中通快遞貴州畢節網點負責人張連波介紹,目前中通在畢節城區用于快遞運輸的新能源車輛覆蓋率已超過50%,每票快件的運輸成本降低了約10%。
綠色包裝轉型進入加速落地期
2023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發布《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行動方案》,提出提升快遞包裝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水平。明確到2025年底,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全面建立,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快遞包裝要求全面落實。
從地方情況看,各地近期密集出臺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方案。如遼寧省相關部門印發《遼寧省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全省全面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快遞包裝,在電商行業培育遴選一批電商快遞減量化典型,同城快遞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比例達到10%。山東省要求,要將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相關內容納入地方性法規規范范疇,落實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等強制性標準。鼓勵快遞企業省級總部聯合電商經營者開展固定商品品類包裝規范化建設,采取有效措施推進源頭減量。
經過各方努力,我國在推動使用快遞綠色包裝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和成效。2023年,全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超過95%,使用可循環包裝的郵件快件超10億件。
記者近日在位于烏魯木齊的中通快遞集團新疆管理中心看到,除了紙箱包裝的大家電,手機、電腦等貴重物品以及部分小產品,快遞包裹都是放置在周轉箱和環保袋內運輸過來。網絡管理部負責人張珍健告訴記者,這些周轉箱和環保袋可以循環使用,“運輸更安全,也更加節能環保,還能提高終端效率。”據介紹,中通快遞部署的帶RFID電子標簽可循環環保袋在全網已累計投入超4400萬個。
在這方面,韻達速遞也大力推廣使用可降解包裝袋、可循環環保袋,制定《韻達綠色環保物資供應管理辦法》,采購使用符合標準的綠色包裝材料并通過使用無膠無膜紙箱等方式減少污染物和紙板用量。這家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繼續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環保機構和企業合作,共同推進從采購到回收的全流程綠色低碳。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