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大會正在阿聯酋舉辦,12月5日,一場“企業供應鏈減碳加速賦能分享交流會”在迪拜世博城舉行。這場交流會由公益組織和企業界聯合主辦,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C Team)、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中汽碳(
北京)數字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等與會代表分享了各自的觀點。
中國“雙碳”目標提出以來,很多企業已經陸續行動起來。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主任楊培丹說,企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載體,多年來大道以推動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為重點開展工作,今年重點推出了項目零碳加速度 Net Zero Drive,面向供應鏈及價值鏈合作伙伴雙碳賦能的場景和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同時通過引入公益資金,支撐中國企業的供應鏈和價值鏈合作伙伴培訓賦能需求,采用創新形式的互聯網
平臺化運行模式,將人與知識/技術/方法精準對接。
在交流會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
專家孫鋅以汽車行業為例解析了汽車行業供應鏈減碳服務的重點、趨勢、方法以及未來需求。她說,汽車產業鏈中
碳排放數據的收集面臨諸多困難,如供應鏈協作難度高、合作意愿低、供應商能力不足、溯源管理困難等。因此,行業規范培訓,適時引導成為必要條件。
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高級專家王偉康從互聯網創新科技的角度,分享了騰訊在供應鏈賦能方面的目標和作用。王偉康說,從目前來看,數字化應用在國內NGO的工作中并不常見。他們欣喜地看到大道在這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伙伴可以加入他們的行列。
碳阻跡創始人、CEO晏路輝認為,運用數字化系統進行碳排放管理已成趨勢,如何適應數字化趨勢是企業碳排放管理需要思考的問題。隆基綠能可持續發展負責人汪子阜表示,制造業企業范圍三的減排成效取決于上游排放量的控制。能鏈智電
碳中和事業部總經理翟宇博說,如何將ESG和自身業務結合在一起是企業踐行ESG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零碳加速度項目將二者結合在一起,為企業參與減排提供了平臺。
大道副主任劉一峰補充,工業園區減排對于整個行業減污降碳來說十分必要,國內已經有相應的園區在積極行動,位于紹興的柯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印染行業
節能減排和
綠色發展領域積累了大量值得借鑒的實踐經驗,“大道也正在與柯橋經開區探討未來低碳實踐路徑。”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