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生態環境部、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于西安召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推動
綠色低碳發展”,不僅是今年“全國低碳日”的主題,更是企業毋容置疑的社會責任。作為“全國低碳日”
綠色低碳發展公眾參與主題宣傳活動支持單位之一,微信支付當日上線了“全國低碳日”主題宣傳頁,并在
北京、廣州、深圳的地鐵和路面場景上線低碳主題海報,線上線下共同倡導廣大用戶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踐行綠色
低碳生活方式,共建美好家園。
騰訊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ESG和可持續金融專委會副主任王志峰表示,“我們深刻理解到支付清算行業連接數億個人用戶、數億商戶的特點,嘗試探索成為推進低碳生活轉型的連接器,積極倡導低碳消費行為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提高用戶綠色生活意識。”
微信支付的低碳路徑有哪些?微信支付行業產品運營中心負責人郭中明表示,“作為移動支付工具,微信支付在誕生之初就持續助力低碳生活的實現,在線下購物、掃碼點餐、電子發票等典型消費場景帶來個人生活效率的提升,而效率的提升又帶來低碳成效。另一方面,通過微信支付分提升交易互信,助力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以數字化連接能力,協同商家拓展低碳服務和低碳場景,讓低碳落到實處。”
微信支付發布的《2022微信支付用戶低碳成績單》顯示,數億微信支付用戶在過去一年通過在線繳費、在線政務、綠色出行、掃碼點餐及開票等工具共減少
碳排放1765.5萬噸。
在線上生活場景,2022年微信支付用戶通過線上繳費、綠色政務服務累計減少碳排放291.5萬噸,約相當于487萬個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量,其中,山東人線上繳費總筆數位列全國第一。
綠色出行方面,微信支付用戶通過公交地鐵、拼車、共享單車等出行方式累計減少碳排放1472.1萬噸。其中,微信支付用戶選擇滴滴拼車出行行為所減少的碳排放量相當于800萬棵大樹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在掃碼點餐及開票等場景,微信支付用戶使用無紙化微信支付掃碼點餐,累計減少碳排放量1.9萬噸;2022年,微信支付用戶累計開出12億張電子發票和4.5億張電子小票,可以裝滿249套三室一廳。
郭中明表示,微信支付還將持續緊扣
碳中和主題,基于數字化連接能力引導更多用戶踐行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及消費與支付行為,推動綠色低碳成為“全民習慣”,助力搭建綠色生態體系。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