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減排和保供的雙重壓力,當前煤電轉型存在行業大規模虧損和缺少政策激勵等挑戰
袁家海指出,在
價格和市場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火電行業虧損,生存壓力大。此外,整體煤電機組調節能力不足,煤電進一步清潔高效發展,以及和新能源融合式發展的技術儲備也并不充分。
“持續高企的煤價,對下游煤電造成很大沖擊,再加電價疏導受限,目前煤電企業普遍虧損。”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副總
會計師陳宗法也在會上表示,煤電虧損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而且會影響能源保供、經濟發展。這是目前煤電面臨的最大挑戰和壓力。
陳宗法認為,當前煤電虧損,“三改聯動”激勵政策又不夠明確,缺乏實質性的具體細則,造成改造投入不足。
陳宗法還提及,雖然煤電利用小時下降,但煤電在新型電力系統中更具電能量、容量、靈活調節、清潔低碳等多維價值,如何通過政策配套和市場機制進行兌現仍需探索。新能源的高成長性和經濟性也對煤電沖擊較大,導致煤電相對競爭力下降。
“去年9-10月出現缺煤限電以后,煤電發展出現新轉機。例如重新評估煤電的地位與價值、適當調增煤電發展目標、政策導向明顯改善等。”陳宗法總結稱,總體來講,煤電挑戰大于機遇。
在煤電轉型路徑和技術方面,當日參會的
專家主要討論了煤電靈活性改造、
碳捕集(
CCS),以及多能互補等關鍵技術。
國網能源研究院原副院長蔣莉萍認為,煤電廠提高能效和靈活性很重要??傮w來看,煤電廠靈活性改造可能是目前提升系統運行靈活性綜合成效最佳的技術選擇。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