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1年峰會上,世界銀行中國、蒙古和韓國局首席經濟學家和國別業務主任艾卡思指出,目前,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比重為27%,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33%左右,如果中國能夠真正實現“3060”降碳目標,意味著不管其他國家如何,僅憑中國一己之力就使全球升溫減少了0.2-0.3度。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圖:艾卡思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1年峰會上發表演講 21世紀經濟報道 夏旭田 拍攝 (下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峰會上,艾卡思詳細分析了全球控溫的碳預算,他認為,在21世紀底之前,把全球溫度的上升控制在1.5度之內的話,如果排放300Gt二氧化碳,成功的可能性為83%;如果排放400Gt二氧化碳,成功的可能性為67%。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在21世紀底之前,把全球溫度的上升控制在2度之內的話,如果排放900Gt二氧化碳,成功的可能性為83%;如果排放1150Gt二氧化碳,成功的可能性為67%。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艾卡思介紹,在1950年前,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在全球的比重幾乎微不足道,但在此之后,中國的占比迅速提升,到2020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比重為27%,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33%左右。同時,中國經濟仍然保持著快速的增長。在此背景下,中國提出了宏偉的長期發展目標——“3060”目標。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如果中國真正能夠實現‘3060’目標的話,不管其他國家怎么做,僅僅中國就有可能給全球減少0.2-0.3度的升溫。所以可以看到,中國在全球控溫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或者說,在未來的一個世紀當中,中國實際上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艾卡思指出,中國一方面要減排,另一方面還需要發展經濟,同時還要實現共同富裕,對中國而言,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尤其是,從全球范圍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下降大都是在人均收入進入高收入階段后實現的,“中國的目標是2030年碳達峰,中國實現這個目標和發達國家相比,人均收入要低很多。這意味著中國在人均收入在比發達國家低不少的情況下實現了這樣一個氣候目標,其力度是史無前例的。”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艾卡思表示,對中國而言,這意味著不小的挑戰,比如,中國的能源結構原來是“重煤”的,高度依賴化石燃料,中國的寧夏、遼寧、河北等地區的GDP也與二氧化碳排放高度相關,不過,中國北京等地的GDP幾乎已經與二氧化碳排放完全“脫鉤”。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同時,他認為,中國的“3060”目標也為新的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第一,在投資上,中國現在已是可再生能源技術方面全球最大的一個投資者。第二,中國也是綠色經濟就業規模最大的經濟體,可再生能源等綠色行業在中國已經創造了400萬工作機會,占到了全球一半以上。第三,近年來,中國在環境技術方面的知識產權數量正在急速上升,這意味著,中國正在這些領域形成巨大的全球競爭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