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市場現狀與規模
(1)節能服務行業的市場現狀及規模
近年來,我國節能服務產業保持快速增長,已經成為用市場機制推動全國節能減排的重要力量。根據EMCA統計,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從2010年836.29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3,127.34億元,年均增長率為30.19%;合同能源管理投資從2010年的287.51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1,039.56億元,年均增長率為29.31%。“十二五”累計合同能源管理投資3,710.72億元,形成年節能能力1.24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1億噸。未來,受益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節能服務行業還會快速發展。
我國節能服務行業發展情況
我國節能服務行業隊伍呈快速增長的態勢,根據EMCA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從事節能服務業務的企業從2010年底的782家增長到5,426家,增長了近6倍;從業人員從2010年底的17.5萬人增長到60.7萬人,增長了近2.5倍。
節能服務公司的壯大,能夠有效帶動節能技術研發創新、節能產品制造、節能工程設計、節能咨詢評估等的發展,加快行業形成以節能服務為核心的配套產業鏈,成為節能環保產業中最具市場化、成長性的朝陽產業,從而提升節能服務的供給數量和服務質量。
我國節能服務行業供給情況
(2)建筑節能服務行業的市場現狀及規模
①市場現狀
我國建筑節能服務行業潛力巨大,但是技術應用和服務體制不完善。國內建筑節能服務行業技術消化能力較弱,新技術、新材料、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不足。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提出實施節能戰略以來,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開展了眾多建筑節能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在通風技術、遮陽技術、太陽能技術、中水系統技術、地源熱泵技術、節能墻體材料、節能門窗和供熱制冷設備等方面都取得了相應的科研成果,但新技術、新產品在實踐中推廣應用率不高,研究開發與實際應用脫節,節能服務企業技術消化能力較弱,在配套技術、施工、使用過程中出現施工工藝不成熟、節能產品性能不穩定等問題,太陽能、地熱、風能、核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剛剛提上日程,利用比例很低。
在我國,建筑節能的主導機構是政府,雖然建筑節能行為帶給社會豐厚的公共利益,但實施建筑節能的企業得到的報酬偏低,導致節能投資收益外部化,企業缺少足夠的動力去進行建筑節能。
建筑節能是牽涉到很多專業的綜合工程,完整的建筑節能工程包括了從最初的規劃、方案到設計、施工以及多年的運營使用,直至最后拆除重建的全生命周期過程。目前,行業內一般只注重直接建造成本的降低,輕視運營階段能耗的使用情況。無論是從節能還是辦公空間環境質量來看,目前大部分寫字樓都還與節能建筑標準相去甚遠。而在節約型社會的建設過程中,節能建筑的全面推廣,將是開發商在未來政策壓力下的必然選擇。
目前,我國能源消耗已經占到全球總量的1/5。能源直接關系到國家經濟安全、生態環境保護和人民生活質量,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建筑耗能已與工業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為我國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戶”之一。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0%,而這30%還僅僅是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消耗的能源比例,如果再加上建材生產過程中耗掉的能源(占全社會總能耗的16.7%),和建筑相關的能耗將占到社會總能耗的46.7%,發展建筑節能迫在眉睫。
隨著國家城鎮化建設的推進,我國的新增建筑面積還在迅速增加,2012至2014年,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積均超過35億平方米。同時,我國對新建建筑的節能要求越發嚴格,將推動新建建筑節能行業的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