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聚焦 碳資產的現狀、未來與開發
中國碳中和五十人論壇成員、中關村綠色碳匯研究院理事長兼院長、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創會秘書長、原國家林業局氣候辦常務副主任李怒云演講題目是《基于
碳信用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機制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她分享稱,生物多樣性信用,可以說是一種經濟工具,通過創建和出售生物多樣性單位,能夠帶來凈生物多樣性收益的措施,如保護或恢復物種及其棲息地等提供資金。為了減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企業可以購買
碳信用來實現目標,同樣地,有志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企業,可以購買生物多樣性信用來實現目標。國際當前趨勢,就是用碳的這套思路來做生物多樣性信用,不過目前全球還沒有完全建成生物多樣性的信用體系,還需要多部門、多機構參與研究和開展
試點示范。
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李翠平圍繞《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減排量核查介紹》分享了中國自愿減排項目的審定核查要求這一當下熱門話題。她具體介紹了三大方面內容,一是
CCER項目開發現狀;二是審定核查流程及要求,重點介紹了項目設計、項目公示、項目審定、項目登記申請、項目監測和減排量核算、減排量公示、減排量核查以及減排量登記申請共八個步驟;三是
碳資產開發潛力分析。
圓桌對話環節以“全球
碳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為主題,由中國碳中和五十人論壇副秘書長吳宏杰主持,中國碳中和五十人論壇特邀研究員、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中國碳中和五十人論壇特邀研究員、北京
綠色交易所副董事長梅德文,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偉,清華同衡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雙碳事業部總經理張照水四位嘉賓結合結合自身實踐經驗,就《巴黎協定》的第六條內容及其談判背景、未來可能帶來的市場機遇等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整體來看,在座嘉賓對國內和國際
碳市場未來走向持樂觀態度。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