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邊會由
碳排放權登記結算(武漢)有限責任公司主辦,湖北省生態環境廳、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美國環保協會協辦。
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和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副司長Jan Dusik出席邊會活動并致辭。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夏應顯和湖北宏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世敏分別主持了開幕致辭和主旨演講環節。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致辭中表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中國的雙碳目標要求更好處理碳排放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推動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和較低的成本實現減排。全國
碳市場是中國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中國在推進全國
碳市場體系過程中取得積極進展,并正全面加速全國碳市場的建設步伐,包括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擴大行業覆蓋范圍(簡稱擴圍)等重點工作。
未來,中國將繼續加快推進全國碳市場各項建設工作,持續強化數據質量管理,豐富交易主體品種和方式,充分發揮碳市場推動低成本減排的功能。同時,中國愿與各方共同推動《巴黎協定》第六條全面落地實施,加強碳市場建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提升建設和參與碳市場的能力,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
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副司長Jan Dusik在致辭中介紹,歐盟提出了新的強化的減排目標,目標在2030年前實現減排55%。碳市場將繼續作為歐盟的關鍵和有效的減排政策工具助力實現歐盟的新目標。他高度評價中國與歐盟在碳市場建設領域的密切合作,并期待未來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夏應顯主持開幕致辭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逯世澤,英國能源安全與凈零部國際凈零氣候資金與戰略司司長Matt Toombs,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廳長何開文,世界銀行氣候變化局氣候融資和經濟部全球經理Hania Dawood,美國環保協會執行副總裁Angela Churie Kallhauge圍繞中國和國際碳市場發展與實踐發表了主旨演講。
逯世澤介紹了中國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最新運
行情況。他表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制度體系日趨完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總體實現了穩起步、穩運行,在市場活力、
碳價水平、碳排放數據質量方面均有提升。他談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的下一步方向,一是加強制度建設;二是加快擴圍;三是提升市場活力;四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國希望與各國交流碳市場經驗,并愿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
Matt Toombs介紹了英國碳定價機制的最新進展,一是收緊英國碳市場長期配額總量,從而與英國2050年凈零目標保持一致;二是擴大碳市場的覆蓋行業范圍;三是發揮自愿碳市場作用,促進溫室氣體減排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何開文介紹了中國湖北碳市場交易的創新實踐。一是堅持探路先行、開拓進取,高標準建設
試點碳市場;二是高質量建設高效穩定的全國碳市場的注冊登記
平臺;三是以“市場+金融+產業+普惠”四維驅動賦能
綠色發展。
Hania Dawood介紹了世界銀行在支持各國建立實施碳定價機制的相關工作,包括通過市場準備伙伴關系(PMI)項目為各國提供技術支持。她提到,中國在碳市場取得的巨大進步,不僅對全球減排進程帶來巨大積極影響,中國經驗也為其他國家帶來借鑒啟發。中國和世界銀行已開展緊密合作,未來世界銀行愿在完善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開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擴圍等方面繼續助力中國的碳市場建設。
Angela Churie Kallhauge介紹了國際上出現的行業間碳定價機制的趨勢。她強調,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及相關的貿易措施具有減排潛力,且可推動各方逐步強化氣候雄心,但也引發了關于綠色貿易壁壘的擔憂,因此在制定相關措施時需要保證公平公正。她建議,一是鼓勵更多國家采用并完善碳定價機制;二是需要探索全球碳市場之間的協調,以提升碳市場的效率和流動性;三是持續完善自愿碳市場,其中,中國建設自愿碳市場的經驗可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重要參考。
在嘉賓研討環節,中外機構的
專家進一步分享了碳市場合作的建議和前景展望。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首席發展總監張建宇強調碳市場機制在合理分配氣候融資和支持全球可再生能源目標實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時碳市場對提高國家氣候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他提到,中國已經準備好與“一帶一路”國家進行碳市場合作。
國際排放貿易協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Dirk Forrister稱贊中國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擴圍、自愿市場啟動、數據質量和透明度提升等方面的進展,并強調碳市場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他提到中國為全球碳市場機制創新提供了寶貴經驗。
碳排放權登記結算(武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尹俊分享了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機構建設、運行和保障情況,為全國碳市場的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國際碳行動伙伴組織秘書長Stefano De Clara 稱贊中國在碳市場建設取得的巨大進展,并建議中國碳市場逐步引入絕對總量和
拍賣、豐富市場交易主體和品種。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