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態環境部消息,“從倡議到行動:共享
綠色低碳生活”邊會近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中國角舉行。邊會旨在宣傳中國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成效,集中展示我國社會各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踐行
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的舉措與行動。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指出,氣候危機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現有的消費模式與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仍存在較大差距,需要大力培育綠色低碳消費意識和生活理念。大力開展氣候友好型社區建設、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治理塑料污染、低碳交通等方面的生態宣傳教育活動,打造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品牌項目,廣泛動員城市與行業參加低碳轉型經驗交流與推廣活動。積極搭建應對氣候變化合作
平臺和行動網絡,為全社會參與低碳發展轉型提供助力,探索個人綠色低碳行為實現的創新路徑。
為集中展示我國典型城市主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生動實踐,邊會邀請到江蘇省常州市和云南省昆明市作為綠色低碳發展典型城市代表分享實踐
案例。
江蘇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汪曉東介紹了打造“
新能源之都”的“常州故事”。“
新能源之都”不僅是單純的產業概念,還是常州追求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變革的新詮釋。云南省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勤勛通過線上連線方式分享了昆明市開展“碳惠春城”
試點示范,在綠色低碳出行、節能低碳產品消費、綠色低碳公益等領域積極探索,共建共享綠色低碳生活的經驗。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周誠、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蘇雅拉圖、常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周忠華圍繞“轉型進行時——競逐綠色低碳新賽道”主題進行了圓桌對話,為我國乃至世界城市的綠色低碳發展分享寶貴經驗。
據悉,本次邊會參會代表來自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以及研究機構,圍繞共享綠色低碳生活展開交流與探討,以期形成更多可供借鑒的典型案例和創新發展模式,充分彰顯了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