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一年產生這么多的
碳排放。”近日,寧波浙東環境能源交易所迎來了一群特殊來賓,大家被電子大屏上的“個人
碳足跡計算器”吸引,通過小程序點擊輸入個人日常衣食住行生活方式,自動估算出一年的
碳排放量,極具趣味性和互動感。
參觀后,
碳中和領域
專家、寧波市政協委員、民革寧波市委會參政議政骨干圍繞“推動建立寧波固廢領域
碳減排交易機制”課題開了一場“熱火朝天”的座談會。
2020年,我國明確提出“雙碳”目標,次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市。隨著
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市場的重啟,固廢領域的碳減排項目交易成為當下一大熱點。浙東環境能源交易所是浙江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
碳交易所,深耕
碳市場10余年,目前已落地寧波市首筆光伏碳減排、林業
碳匯交易、首個碳中和活動和居民生活領域低碳消費
試點。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多措并舉推進工業、生活、農業領域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勢在必行。”浙東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陳福根開宗明義。
來自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設計研究院的周浙紅結合自身學術背景,介紹了歐洲國家對固廢處理的經驗做法,為深化課題打開了思路。民革寧波市委會文史委成員不約而同提出,要在社會層面加大科普宣傳力度,讓降碳、低碳思維深入人心。
市政協委員薄紀康提出,深挖固廢資源化處理環節,同時加快相關數據庫的建立、支撐和跟蹤。市政協委員黃宗興從農業層面入手,建議探索推廣林業碳匯等多種路徑的碳中和示范樣本。
“政府要限定企業的碳排放配額,制定總量和交易規則,這樣才能激發企業參與碳中和的積極性。”民革寧波市委會參政議政“精英”霍顯豐的發言得到在場同志的一致贊同。課題執筆人當即表示將在建議部分進行補充優化。
民革寧波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張益民表示,此次座談會行內專家、政協委員、黨內精英跨專業多方聯動,形式新穎、成效顯著。課題立足國家“雙碳”背景,選題獨特、內容豐富、思路清晰。希望接下來繼續加強互動交流,圍繞問題靶向提煉重點、突出亮點和創新點。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