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杠桿起到實效,被評定為“紅色”和“黑色”的企業為減少污水處理費支出,積極進行污水處理設施改造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污水處理費加價,對我們影響不小。”南通泰利印染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2013年度企業環保信用被評定為“紅色”,2014年被執行加價政策。“正常企業污水處理費是1.17元/立方米,一個月企業排水量為1萬多噸,污水處理費加價0.60元/立方米后,每個月要多交6000多元錢,這對企業是筆不小的費用。”為改善這一狀況,減少污水處理費支出,當年企業在污水處理設施改造上就花了100多萬元,2014年成功脫去了“紅色”帽子。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在南通,差別水價政策作為企業環境信用體系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通過價格杠桿和經濟手段來促進環境保護,已成為推動企業治污減排、改善環境行為的創新手段。”劉華軍告訴記者。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在被評為“紅色”企業的南通華聯紡織印染公司現場,企業總經理闞軍告訴記者:“由于被評為‘紅色’企業,半年下來,其他費用不算,僅污水處理費就比別的企業多交了18.59萬元。2016年我們計劃投資200多萬元,增加中沉池、水解酸化池、生化池各1個,吸泥機1套,污泥壓濾機等設備,希望通過提標減排,讓我們摘掉‘紅色’的帽子,恢復正常水價。”
從被執行差別水價的半年情況來看,這110家企業中約有20余家企業通過積極整改有望在今年評級中提升檔次。對企業而言,次年評級達到“黃色”以上后,停止執行差別水價。物價部門定期匯總整理紅、黑企業差別水價征收數據,環保部門及時跟進,加強環境監管和信用聯動懲戒。對執行差別水價的企業進行跟蹤回訪,促進差別水價政策落到實處,在日常環境管理中,結合執法監管、行政指導、審批服務、政策扶持等引導、幫助紅、黑企業積極治污減排,改善環境行為。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