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首批低碳
試點城市,杭州對低碳發展一直秉持高標準嚴要求。
在今年發布的《杭州市能源發展(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中提出,通過一手抓能源供應保障,一手抓能源結構優化,到2025 年要實現“三保兩降兩升”的主要發展目標。
“三保”即電力、天然氣、油品等能源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杭州至2022年底電網總容量已突破9300萬千伏安,電網規模繼續居國網省會城市第一;同期杭州主城區氣化率從45%提升至95.1%,為全國領先水平。
“兩降”即單位GDP 能耗、煤炭消費量進一步下降。“十四五”期間,杭州要求全市單位GDP 能耗累計降幅不低于15.5%,高于國家“十四五”規劃“全國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14%”的要求,同時煤炭消費下降目標達到省級要求。
“兩升”即
清潔能源占比、非化石能源占比進一步提升。杭州要求到2025年,全市
清潔能源占比不低于68%,非化石能源占比不低于20%。目前杭州的
碳排放指數和能源消費指數已位于全國前列,據《中國凈零碳城市發展報告(2022)》,在全國30個重點城市中排第四位。
為實現以上目標,杭州正積極引入市場化力量,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慧融合的現代能源體系,相關重大項目頻頻落地。
5月9日,杭州市
綠色低碳產業鏈重大項目——正泰集團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杭泰數智能源”落戶余杭錢江經濟開發區。正泰集團是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39年的“綠源、智網、降荷、新儲”系統服務經驗。這一項目體現了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優勢互補、通力協作、共同發展的特點。
杭泰數智能源成立后,將致力于為公共機構、工商業及終端用戶提供一攬子能源解決方案,打造具備核心競爭實力的分布式光伏行業標桿,助力杭州“綠色能源產業生態圈”建設。杭州希望以類似模式促進光伏產業快速成長,甚至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頭部光伏企業。
也許人們不會注意到,建筑領域也是碳排放的大戶,與建筑物相關的隱含碳涵蓋了建筑材料的開采、運輸、建造、維護、更換、拆卸以至棄置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11%。
在建筑的低
碳減排方面,5月10日,由浙江大學、恒隆集團、清捕零碳三方達成協作,雙方將利用
CCUS技術減少未來建筑物中的隱含碳。為此,杭州恒隆廣場將成為內地和香港首個使用固碳混凝土實心磚的商業發展項目,這種新型建材的隱含碳排放預期將較傳統燒結磚低87.5%。
清捕零碳開發的技術源自浙江大學清潔能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CEU),雙方共同建設的“浙江大學-清捕零碳二氧化碳礦化利用技術聯合研發
平臺”,為中國首個可實現大規模工業生產驗證的二氧化碳礦化利用試驗基地。杭州恒隆廣場建成后,將為中國建筑業推廣使用新型低碳建材起到示范作用。
在低碳減排的另一重點領域“工業制造業”,杭州于今年3月引入東方電氣集團,借助該企業在綠色能源裝備、高端智能裝備、新材料等領域的突出技術優勢,助力杭州打造全省示范、全國領先的綠色能源產業先行區,培育形成先進制造業集群。
杭州當前在積極布局未來的綠色能源產業生態圈,具體包括打造儲能、光伏、風電、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鏈,目標到2025年規模超3000億。按照規劃,東方電氣將在杭州投資建設光伏全球總部,并將在杭州開展關鍵核心“卡脖子”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孵化,助力杭州達成目標。
市場力量是杭州綠色發展的關鍵動力,政策支持則為綠色前行“鋪路搭橋”。
自2022年杭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了“有序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的目標,杭州加快構建“1+N”政策體系,為近五年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業、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鋪好基底。
與此同時,杭州通過引導和鼓勵,加大可再生能源、能效、零碳、固碳等領域的技術攻關和產業投資,做強綠色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市場與政策結合,推動杭州綠色低碳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全國首個“雙碳工業科技基地”、央企綠色發展“雙碳”平臺、全省首個“電力能源碳中和技術示范基地”等標桿項目相繼落戶杭州,帶動“雙碳”先進經驗示范推廣,有力驅動區域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
在2008年,杭州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目標。經過十余年實踐,至2022年底,杭州“低碳城市建設水平指數”僅次于
北京位列第二,單位GDP碳排放量不斷下降,實現了經濟增長和節能減碳雙軌發展。如今,隨著更高的目標要求被提出,以及越來越多卓越的
新能源企業加入,杭州將在綠色低碳的道路上持續發揮示范作用,不斷構建更加人本、清潔、韌性、環保的未來城市。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