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國集團漢堡峰會召開之際,氣候透明組織在印尼雅加達發布了《從棕色到
綠色——二十國集團向
低碳經濟的轉型》報告,并配發了成員國國別表現報告。
報告指出,二十國集團占全球GDP85%,且其
碳排放量占到全球的80%,應在全球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進程中發揮領導作用。報告認為,二十國集團正加速推進綠色增長,但對石化能源的投資仍處于較高水平,這將使《巴黎協定》設定的“全球溫升增幅低于2攝氏度”的目標難以如期實現,“各成員國的轉型已經開始,經濟效能和能源利用效率均有所提高,但相較《巴黎協定》的目標,轉型速度太慢,石化能源在各成員國能源結構中仍占主導地位,能源供給中碳密集度仍在持續攀升,溫室氣體排放仍處于緩慢上升態勢”。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報告認為,在單位GDP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GDP能耗、經濟能源密集度、能源行業碳排放密集度、能源供給結構中煤炭占比等關鍵指標上,中國在二十國集團中均處于較低水平。同時,中國的現行減排政策及其執行效率在二十國集團中排名前列,在國際減排合作層面中發揮了較強的領導作用。例如,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指標上排名領先,但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卻排名靠后;中國煤炭使用量從2014年開始下降,且這一勢頭得以保持;中國對可再生能源投資意愿加強,其首只
綠色債券于2015年發行并已于2016年成長為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同類債券;中國對電動汽車的補貼力度在二十國集團中最大等。
報告預計,中國一方面逐步推進火電設施的去功能化,另一方面加速發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產能將較2015年增長38%,碳排放峰值有望在早先預期的2030年前出現。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