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關于做好政府購買環境公共服務的指導意見》中涉及的購買服務的項目,胥樹凡透露,會先在城市生活污水、垃圾處理,環境監測、土地修復、生態類評估,以及很多技術性環境規劃的編制等領域推行政府購買服務。
按照媒體此前的報道,政府購買以上環境服務將一律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獲得,而目前由地方政府“買單”建設的環境監測系統也將納入到這一體系,由專業的機構建設和運行,政府資金將轉向按照效果來支付費用。
“以前政府投入大量財政資金用于購買環保設備、建環保工程,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往往不能確保其正常發揮作用。”天津泰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董楠告訴本報記者,“如果改為購買公共服務,不僅投資效益大大提高,對社會資本進入環保領域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社會的環保投入會進一步增加,這也給我們環保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指導意見出臺后,政府的環保投入將從耗費大量資金、時間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環境治理過程投入,轉變成指定性更強的環境效果的財政支付,不但將扭轉政府在環保投入上的規劃方向,更能夠提升財政資金投入環保的效果,還能吸納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環保投資。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社會資本大量進入環境領域,預示著我國環保產業將進入又一個發展高潮期,環保產業將在市場引領下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胥樹凡指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