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雙碳”目標要求推進減污降碳協同治理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協同推進減污降碳。一方面,加強城市大氣質量達標管理,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下降10%,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分別下降10%以上。另一方面,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低碳轉型,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2021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一次
會議上指出,要加快構建減污降碳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制度機制。
化石能源的燃燒和加工利用,會同時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懸浮顆粒物、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等大氣污染物。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顯示,約85%的懸浮顆粒物和幾乎所有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是化石能源使用所導致的(IEA,2016)。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表明,1970—2010年間化石能源燃燒和工業過程產生的碳排放量占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78%(IPCC,2014)。基于大氣污染物和碳排放的同根同源性,減污行動可帶來降碳效應,反之亦然。一方面,碳減排要求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消費,可在很大程度上縮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懸浮顆粒物排放量乃至臭氧排放量,達到改善空氣質量的效果。譬如,鋼鐵等高耗能工業提高能效、交通電氣化、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替代煤電等碳減排措施,可通過減少化石能源消費量,有效降低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另一方面,空氣污染治理的大多數措施要求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可以同時帶來碳排放量減少。譬如,工業鍋爐和居民供暖的煤改電和煤改氣,可以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懸浮顆粒物的排放量,也有助于碳排放量的減少。在政策實踐中,減污和降碳的許多政策也是交叉重疊的。
大量文獻已經證實,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減排之間存在顯著的協同效應。復旦大學吳力波團隊2021年發表的
論文表明,如果將落后企業的能源效率提升至細分行業平均水平,減少空氣污染物排放可以同時帶來18%—50%的二氧化碳減排率。當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超過50%時,工業部門電氣化替代可以初步實現空氣污染物與二氧化碳的協同減排;當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達到70%時,工業部門電氣化替代可帶來4%—29%的二氧化碳減排率(Qian et al., 2021)。
因此,減污和降碳不可分而治之,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既科學可行,也經濟合理。減污降碳的協同治理一方面可以使碳減排和空氣污染治理的政策設計更具針對性和協同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碳減排和空氣污染治理的政策效率,降低碳減排和空氣污染治理的政策成本。當前,減污和降碳仍然面臨著政策成本較高的挑戰。譬如,工業鍋爐的煤改電和居民供暖的煤改氣會導致工業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居民供暖的生活成本有所增加。就交通電氣化而言,由于
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成本高于純燃油汽車,如果缺乏足夠的激勵,消費者將不愿意選擇
新能源汽車。高耗能工業提高能效要求工業企業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將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就可再生能源發電替代煤電而言,由于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高于煤電,即使通過補貼給予風電企業和光電企業相應的經濟激勵,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替代煤電的比例增加,能源系統的整體成本趨高將難以避免。
京津冀地區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政策設計及成效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