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甘肅省生態環境廳,近期,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甘肅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白志紅在發布會上介紹,《規劃》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守正和創新相統一,立足省情實際,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的5大目標:生態環境持續鞏固改善,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明顯增強,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穩步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顯著提高。
一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穩步改善,水生態環境持續提升,地表水國控劣Ⅴ類斷面和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城鄉人居環境更為整潔優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基本解決或有效控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水平進一步提高。到202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3.8%,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分別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和55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達到或優于Ⅲ類水體比例、劣Ⅴ類水體比例分別保持在94.6%和1.4%,城市黑臭水體比例、地下水Ⅴ類水體比例分別完成國家下達目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25%;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氨氮四項主要污染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五年累計減排量分別達到1.84萬噸、0.7萬噸、2.27萬噸、0.03萬噸。
二是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明顯增強。能源資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
碳排放強度持續降低,簡約適度、
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到2025年,全省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
碳排放降低率完成國家下達目標,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五年累計達到1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五年累計達到30%以上。
三是環境風險有效管控。農用地、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水平鞏固提升,重點領域環境風險防控能力明顯增強,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可控,生態環境風險應急體系不斷完善。到2025年,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分別完成國家下達目標;放射源輻射事故年發生率控制在1.3起/萬枚以內。
四是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穩步提升。祁連山、黃河流域等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生態保護監管體系進一步健全,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到2025年,全省生態質量指數(新EI)穩中向好,森林覆蓋率達到12%,確保生態保護紅線占國土面積的比例不降低。
五是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初步形成。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基本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責任明晰、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新格局。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