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發展對策
(一)把握環保產業發展“黃金期”,以三階、二階環保產業為重點
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驗來看,在環保產業發展周期中存在發展“黃金期”。這段“黃金期”主要存在于環境污染治理時期,以三階環保產業中的環境治理行業為主。目前,從階段劃分來看,我國正處于污染治理時期,需要大力推動三階環保產業發展,形成與我國生產規模相匹配的減污治污能力。三階環保產業布局要同我國的工業生產、居民生活緊密結合,重點發展大氣、水和生活垃圾處理等領域,從而能夠快速改善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質量。
(二)重點發展污水、大氣污染治理行業,提前布局四階環保產業
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環保產業發展遵循普通治理———循環利用式治理———環保服務———高標準生產(
碳減排)的發展趨勢,在普通治理階段遵循著從大氣、水治理向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發展脈絡,中國環保產業發展正處于第一階段的第一時期,應該重點發展廢水、廢氣的污染治理行業。并且從目前我國工業污染治理投資來看,廢氣和廢水兩項投資占主要比例,投資導向下三階環保產業中的廢氣和廢水治理,如環境污染治理設備生產、藥劑和材料生產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發展這兩個行業具有最好的經濟效益。以資源循環利用為主的四階環保產業是循環式治理階段重點發展的產業,目前歐盟和日本正處于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重點發展階段。
(三)引導投資向一階環保產業流動,提升環保產業整體水平
一階環保產業是環保產業發展的高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整個環保產業發展的水平。雖然從目前發展階段來看,發展一階環保產業的需求量、利潤率不及其它產業,并且存在技術瓶頸,導致發展一階環保產業短期內不能得到較高投資回報率。但是長遠來看,一階環保產業是環境效益和資源利用率最高的產業,雖然自身產生的經濟產值一定,但是卻能夠在替代某些傳統產業,避免污染物產生,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方面產生倍數經濟效應,其產值效應巨大。當環境治理期結束,進入環境維護期,產業發展的終極環保目標就將轉為無污染物或少量污染物的生產方式,而只有大力發展一階環保產業才具有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
(四)治理期形成“三四二一”產業結構,維護期形成“一二四三”產業結構
遵循環保產業演變規律和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不同時期應該由不同類型的環保產業作為主導,從而對整個環保產業進行引領,形成合理的產業發展結構。根據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初期階段的判斷,應該以發展三階環保產業為主,將生產要素的供給轉向環境治理能力更強,除污效率更高、治理成本更低的產品生產方面,形成以三階環保產業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環境治理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治理方式將會由消除式治理向利用式治理轉變,四階環保產業將會得到快速發展。三、四環保階產業的發展會對環保技術研發、環保服務產生更大的需求,以環保服務為主的二階環保產業會伴隨三、四階環保產業而發展,為三、四階環保產業發展提供全面、深入、精細化的服務是二階環保產業發展方向。
結論
理順我國現有比較模糊的環保產業分類和界定標準對促進環保產業未來發展十分必要。本文從產業經濟學角度,建立以污染治理終端距離和產業階段演進為標準的環保產業分階界定體系,既能夠清晰地將環保產業內部各領域進行統籌分類,同時又能夠體現環保產業發展的相互關系和階段演進特性,有利于環保產業發展內部結構的協調和發展方向的引導,從而形成合理的環保產業發展格局。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