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孕育了多少機會?
以上海為例,餐廚工程設備增量大,環衛收裝裝備市場增加
來自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垃圾分類上海模式孕育75.56億元市場規模(前端垃圾分類督導費用11億元+垃圾轉運環節8.04億元+濕垃圾處理環節56.52億元)。
其中,中端垃圾轉運環節涉及到干、濕垃圾分運,垃圾清運車輛需求增加50%以上,上海市目前垃圾清運車3000輛,預計新增專門的濕垃圾清運車1615輛,對應采購額4.85億元。上海日產生活垃圾2.5萬噸,其中濕垃圾8750噸,中轉運輸費用100元/噸,對應年運輸費規模3.19億元。
末端濕垃圾處理環節,假設濕垃圾處理項目平均投資額為50萬元/噸,假設濕垃圾處理費用400元/噸,則濕垃圾處理市場規模將達到12.78億元,設施投資規模將達到43.75億元。
來自某券商的研報也認為,垃圾分類后餐廚工程設備增量大。據預測,若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可帶來的餐廚項目投資空間約為498億元,到2025年全國所有地級市所需投資約1555億元。其中維爾利訂單增長額增幅將達到100%-200%。同時,餐廚垃圾收集量將上升,產能利用率將提高,餐廚運營服務方面也將受益。
上述研報還指出,垃圾分類帶來的環衛收裝裝備市場在2019-2020年年均新增約122億元,2021-2025年年均新增約為31億元。其中盈峰環境、龍馬環衛被看好。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