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有一項村莊整治行動迄今已歷時12年。山水浙江,因為這項工程的持續實施而頻添亮色。
這就是以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12年來,來自浙江農村的這場深遠變革,從自下而上到頂層設計,從單項為主到綜合配套,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一份現實的樣本。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謀定而動 一張藍圖繪到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高速發展,富裕起來的農村居民,對生存發展環境和農村生態尤為關注。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2003年1月,浙江省委從農村居民最關心的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入手,作出了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重大決策。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這是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要求,浙江率先而為的新舉措,順應了農民群眾的新期盼。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提出,要“用城市社區建設的理念指導農村新社區建設,抓好一批全面建設小康示范村鎮”,使農村與城市的生活質量差距逐步縮小,使所有人都能共享現代文明。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當年6月,全省召開“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現場會。省委繪出了治理藍圖:第一個5年,主要向“臟亂差”的環境開刀,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建成1000多個示范村和1萬多個整治村。第二個5年,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將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治理作為重點,從源頭上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美麗鄉村建設由此拉開序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12年來,浙江幾屆省委、省政府一張藍圖繪到底。每年都要召開工作現場會,每年都把這項工作列入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形成了美麗鄉村建設行動綱要、發展規劃、建設標準、監督檢查、考核驗收等一系列相對獨立又有機統一的制度體系。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12年來,浙江投入村莊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資金已經超過1200億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資金526億元,各類社會資本投入770億元。全省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總量的10%以上用于新農村建設,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周轉指標優先滿足美麗鄉村建設。這些持續加強的要素保障為村莊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至2007年,初定目標如期實現。全省10303個建制村得到整治,其中,1181個建制村建設成為“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2010年,浙江進一步從居住、環境、經濟、文化等四大方面著手建設美麗鄉村,讓越來越多的鄉村“以凈為底、以美為形、以文為魂、以人為本”,既成為“農民生活的幸福家園”,也成為“市民向往的休閑樂園”。
2012年,為了“留住消逝的歷史”,以“鄉愁”的記憶凝聚流動的人群,確保文化遺產傳承給子孫后代,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浙江率先啟動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作,整體推進古建筑與村莊生態環境的綜合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掘傳承、村落人居環境的科學整治和鄉村休閑旅游的有序發展。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在農村環境整治常抓不懈的同時,許多惠及萬千農民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等資源要素在浙江開始向農村延伸,康莊工程、聯網公路、萬里清水河道、農民飲用水、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農村危舊房改造、農村電氣化等惠民工程相繼實施,制約農村發展的公共服務“短板”逐步補齊。目前,全省公路實現“村村通”,廣播電視實現“村村響”,用電實現“戶戶通、城鄉同價”,安全飲用水覆蓋率達97%。農民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最大獲益者,美麗鄉村建設成了造福千萬農民的美麗事業。
點面結合 不要“盆景”要“風景”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浙江建設美麗鄉村,在具體操作層面,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注重點面結合、串聯成片,在投入、規劃、建設上注重全覆蓋,而不僅僅是造“盆景”。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在村莊整治建設的初始階段,浙江以垃圾收集、污水治理、衛生改廁、河溝清理、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為重點,優先對條件基礎較好的村進行整治。全面推行“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模式,徹底清理露天糞坑,全面改造簡易戶廁,建立農村衛生長效保潔機制,推行“村集體主導、保潔員負責、農戶分區包干”的常態保潔制度,著力保持村莊潔凈。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在此基礎上,從2011年起全面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劃,注重從根源上、區域化解決農村環境問題,聯動推進生態人居、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建設,聯動推進區域性路網、管網、林網、河網、垃圾處理網和污水處理網等一體化建設,加快村莊整治以點為基、串點成線、連線成片。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同時,全面開展高速公路、國道沿線、名勝景區、城鎮周邊的整治建設和整鄉整鎮的環境整治,建立“美麗鄉村”縣鄉村戶四級創建聯動機制,使一個個“盆景”連成一道道“風景”,形成一片片“風光”。目前,已有65%的鄉鎮開展了整鄉整鎮環境整治,成功打造80條景觀帶和300多個特色精品村落。全省約2.7萬個建制村完成了村莊整治建設,整治率達到94%左右,形成美麗鄉村精品村312個,創建整鄉整鎮“美麗鄉村”鎮74個,46個縣(市、區)成為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新路子。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因地制宜 讓農村更像農村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杭州市桐廬縣江南鎮環溪村,因三面環溪而得名。走進香樟林立、溪流淙淙的小村,徽派民居錯落有致,恬靜自然。村黨委書記周忠平告訴記者,為了讓環溪村更像農村,村里請來了中央美院的教授,在增添農村現代生產生活設施的同時,營造空間開敞、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田園風光,指導恢復了村莊原有的田園景觀。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現在,村里雖然沒有像城里那樣的大廣場、寬馬路,但鄉村田園的自然情趣吸引了四方來客,一到周末和節假日,農家樂都忙不過來。”周忠平說。
環溪村是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縮影。為了“讓農村更像農村”,浙江從第一次“千萬工程”現場會開始,就提出既不搞“大拆大建”,也不搞“一刀切”,突出“因地制宜”,強調“規劃引領”。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據此,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第一步就是優化村鎮布局,合理確定每類村莊的人口規模、功能定位、發展方向,最終在全省范圍內確定了200個中心鎮、4000個中心村、1.6萬個保留村和971個歷史文化村落,形成了一個比較科學的城鄉空間布局規劃。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在此基礎上,因村制宜,編制建設規劃:重點建設中心村、全面整治規劃保留村、科學保護特色村、控制搬遷小型村,突出道路建設、垃圾收集、衛生改廁、生活污水處理、村莊綠化五項重點,力求村莊整治保持田園風光、體現農村特色。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在因地制宜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浙江農村的風貌形成了多種形態,有“生態+文化”的安吉模式、“古村落保護+生態旅游”的永嘉模式、“公共藝術+創意農業”的玉環模式、還有“鄉村節慶+民宿產業”的蕭山模式。這些因地制宜的探索和實踐,成為持續推進村莊整治的前提。
如今,美麗鄉村建設在浙江結下豐碩果實。2014年,浙江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縣縣超萬元,達到19400元,連續30年居全國各省區首位。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