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長三角地區的化工產業正面臨如何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低碳轉型的重大挑戰。近日,環保組織
綠色江南發布《長三角化工行業A&H股上市公司
碳排放信息披露觀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分析了共計149家長三角化工行業A股和H股上市公司2023年年度報告、ESG等報告,以及338家關聯企業在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中
碳披露的現狀,發現披露差異顯著。
根據《報告》研究結果,141家A股上市公司中36家披露了減碳量和
碳減排措施,總減碳量達一千萬噸,但企業間差異明顯,與規模和措施有效性相關。另有66家公司披露了
碳減排措施但未披露減碳量,39家未披露任何碳排放信息。此外,8家H股上市公司均積極地在其ESG報告中披露了碳排放相關信息,體現了對氣候議題的重視。總體來看,H股上市公司的碳披露情況優于A股市場。A股上市公司碳披露情況雖在過去幾年有所改善,但在強制性和詳盡程度上仍落后于H股,披露信息的質量參差不齊且缺乏統一標準。此外,碳披露內容尚未經過第三方審核,影響了其可信度?!秷蟾妗愤€指出列入各省市2023年的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名錄以及地方
碳市場名錄的關聯企業中仍有三分之一未落實環境信息披露要求,即便已披露信息的企業之間,披露水平也存在顯著差異。因此,為改善現狀,綠色江南提出了增設信息公開渠道,建立健全碳披露制度,企業應加強社會溝通、積極關注與應對國際市場等多項建議。
綠色江南還表示,已向92家上市公司及其關聯企業致函,與58家企業進行了溝通與說明,并推動部分關聯企業補充披露環境信息,部分上市公司也承諾增強2024年年報碳披露和構建推進ESG。
此次研究得到了長安慈·長江流域生態保護慈善信托的資助和自然之友、
北京合一綠色基金會的大力支持,期望能夠激發長三角化工行業上市公司對于綠色轉型的共識與行動,引導更多的企業加入到降碳減污的實踐中來,共同構建一個環境友好型的化工產業生態。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