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2024)》發布,修復
綠色星球、服務可持續的美好生活成為其中亮點。報告顯示,2024財年(起止時間為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用戶在閑魚參與閑置物品交易及舊物回收,累計減碳659.4萬噸,相當于453萬戶家庭一年用電所產生的
碳排放量。
閑置物品交易和再利用,有效避免了新產品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原料消耗與能源消耗,從而實現個人消費端的
碳減排。通過對比不難發現,相較于2023財年,這一數據直接實現了翻倍的增長,同比增長110%。
究其原因,閑魚總裁丁健認為,得益于國家雙碳戰略的指引,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意識到了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性,而隨著閑置交易行業的快速發展,閑置物品交易便利性進一步提升,也降低了老百姓參與綠色
低碳生活的門檻,從而帶來了顯著的減碳效應。
過去幾年,閑魚碳減排實踐探索不斷深入。先后與中國循環經濟協會、
北京綠色交易所等權威機構合作,打造閑魚碳減排計量標準,參與起草互聯網閑置交易及回收兩項減碳團體標準,為每一件閑置物品賦予了精準的減
碳價值,并上線個人碳積分賬戶,讓價值可量化、可感知。
在倡導用戶參與綠色低碳生活上,過去一年閑魚通過發起倡議、引入公益等形式讓閑置流通變成一件能讓更多人擁有價值感、意義感的事情,進而激發用戶參與的積極性。例如2023年亞運前夕,閑魚發起了一場“閑置運動會” 讓超4000萬件閑置物品“運動”起來;雙11期間,“綠色合伙人計劃”聯合歐萊雅中國、星巴克等多家品牌發起綠色挑戰,讓更多人在閑魚形成“低碳默契”。
不同于其他
平臺的減碳建立在企業自身減碳行為上,閑魚減碳的核心在于調動用戶參與。為此,丁健表示,閑魚目前及未來重點要做的還是通過不斷提升
平臺基礎能力、信任能力、流通方式等服務體系的建設,讓每一個人都能方便、省心地處理自己的閑置物品。
值得一提的是,綠色低碳發展也被寫入了閑魚長期的愿景中。閑魚提出,“到2030年,累計帶動用戶減碳超5500萬噸”的小目標,“我們希望讓低碳行動的這粒種子,在每一個用戶生活里生根發芽,讓我們生活的世界變得可持續。”丁健表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