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A股上市公司ESG報告發布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相比于二級市場,我國一級市場的ESG投資仍處于發展初期。作為上市公司背后的重要推手,VC/PE機構也在ESG方面早有布局,迎來ESG投資快速發展的步伐。
進入2023年下半年,相繼有包括毅達資本、越秀產業基金等機構發布年度ESG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可以發現,圍繞雙碳投資已經成為多家機構的共識,將ESG納入投資策略也是股權投資大勢所趨。
下半年機構陸續發布ESG報告
股權投資與ESG的結合具有雙贏效果,兩者互為需求,相互驅動。一方面,股權投資是
綠色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另一方面,ESG實踐的發展為股權投資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投資機會。
當前,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通過建立ESG組織架構、構建ESG投資指標體系和數據庫、開展ESG投資研究,將ESG因子、方法論和流程有機融入項目盡職調查、投資決策、投后管理、投資評估、環境信息披露,實現價值投資。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調查,2019年開展ESG實踐的私募股權基金數量占比僅為11%,2021年開展綠色投資實踐的私募股權基金占比則接近20%。在并不算好的一級市場環境中,2022年ESG的投資熱度持續提高,無論是LP還是GP方,對ESG的重視程度都進一步提升。目前國內已有超過100家資產管理機構加入了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PRI)。
越秀產業基金在7月份正式發布首份ESG報告,披露了其在負責任投資方面的理念與實踐,以及在ESG方面的績效與承諾。這份ESG報告顯示,越秀產業基金累計管理資產規模超1000億元。2022年,公司新增投資71億元,收獲10家IPO、過會,退出回款41.31億元,突破歷史新高。越秀產業基金在綠色領域的投放規模達到16.23億元,協同產業龍頭發起設立包括
清潔能源、新材料、儲能等領域的多只綠色主題基金,總規模超過30億元。
毅達資本也在7月發布了2022-2023年度ESG投資報告,該機構堅守科技主戰場,投早、投小、投硬、投深,2022年累計出手132次,投資了119家優秀創業企業。新增16家企業實現IPO,12家企業IPO過會、過審待發。其中,在核心科技賽道的投資項目數量占比為92.42%,金額占比為93.33%。其中,高端材料、半導體、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清潔技術為代表的
新能源以及生命科學成為公司2022年投資布局的重心,投資金額占比達84%。毅達資本致力于以投資之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建清潔美麗的可持續發展家園。2022年圍繞
新能源、清潔技術、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新增投資25個,金額超7.3億元。
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指出,在投資業務中,毅達資本持續修正和完善ESG投資價值判斷體系。2023年7月,公司ESG投資審查委員會正式成立。這一委員會由公司全體管理合伙人共同組成,項目決策關注的價值維度正在突破“收入利潤”等靜態指標的約束進入到文化、責任等更廣闊、更長周期的動態指標領域。ESG投資不僅是一場關于風險管理的投資實踐,更加是一場關于企業文化、投資價值觀的方向校準。
雙碳投資成主旋律
在國家戰略、政策引導、市場選擇、價值觀驅動等因素共同作用下,ESG責任投資理念正在日趨主流化,越來越多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主動布局綠色投資和ESG投資策略。我國以綠色發展為主題體現ESG責任投資理念的基金發展迅速,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2022年來,盈科資本針對雙碳領域核心大項目進行了戰略布局,平均單筆投資規模超2億元。去年3月,斥資9億元入股萬向一二三,萬向一二三是國內最早專注原創性技術、實施國際化運作的電池企業之一,擁有全球磷酸鐵鋰專利,構筑起引領全球技術的“護城河”,目前已成長為高端電池系統頭部企業、低壓電池全球技術領導者。此外,還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儲能等方向廣泛布局,據統計,盈科資本投資的雙碳相關企業中已有超10家將在近兩年內沖刺IPO。
專注于綠色低碳領域投資的清新資本也在近期完成10億元新基金募集,聚焦于雙碳領域。2023年公司出于對雙碳產業的技術和能源資產雙屬性的深刻理解,進一步構建了“股權投資基金+碳資產氣候基金+綠色資產投資基金”的全面布局,打造了全新的基金矩陣,通過多樣化綠色金融創新,優化資金和低碳產業、資金和低
碳金融、資金和低碳資產的匹配。
清新資本創始合伙人胡宇晨表示,“我們長期看好中國雙碳領域的投資機會,堅持推動中國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致力于加快實現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變革。”
除此之外,ESG投資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政府引導基金支持“雙碳”領域的投資。根據清科集團管理合伙人、清科母基金管理合伙人、清科研究中心總經理符星華此前公開介紹,目前,中國已經設立了國家級別的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現在地方政府新設的引導基金里面接近 30%,甚至40% 的比例要求投資于綠色能源、綠色產業的相關領域。截至 2022 年,政府引導基金認繳規模約 6.5 萬億元。這些政府引導基金帶動的社會資本超過了 15 萬億元。鑒于如此大的比例,如果從去年開始按照 25% 到 30% 去計算,每年的增量里就有大量的資金需要投在綠色能源、綠色環保及“雙碳”相關領域。
根據中誠信綠金統計,截至6月30日,A股及中資港股共2785家公司發布2022年ESG相關報告,其中包括ESG報告、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率達45.56%。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