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可持續發展和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已成為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動選擇和重要舉措,應對氣候變化是其中的關鍵議題之一。我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抓手。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下簡稱“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從頂層制度設計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從實體企業有計劃、分步驟實施到相關金融工具的引導支持,需要各方協同發力。對碳排放信息的全面規范披露和統計核算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也是政策制定、推動工作、開展考核、談判履約的重要依據。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下文將基于中債碳中和數據庫,對包括發債企業和上市公司在內的我國資本市場融資主體的碳排放相關情況以及碳中和相關概念債券情況進行梳理,以期歸納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我國資本市場融資主體的相關工作進展,為下一步發展提出建議。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雙碳”目標背景下的政策指導與要求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ㄒ唬?ldquo;1+N”政策體系是“雙碳”目標的指揮棒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在2020年9月“雙碳”目標提出后,我國陸續出臺相關政策,為有序安排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指引。目前,已基本建成“1+N”政策體系,從各個方面指導“雙碳”目標的落實。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作為“1+N”政策體系中的“1”,《意見》分別對碳達峰、碳中和兩個階段的工作進行了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其中提出到202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的目標。隨后,國務院在10月27日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作為“1+N”政策體系的“N”,《方案》提出了碳達峰十大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我國落實2030年碳達峰目標的階段性重點任務和具體指標的達標要求。在此基礎上,各相關部門出臺了更加細致的指引性文件,指導各行業、各地區制定本領域內的碳達峰行動方案。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二)金融支持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助推器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自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銀發〔2016〕228號)以來,我國綠色金融在政策體系完善、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市場主體發展以及產品創新等方面,都取得顯著成效,發展水平步入國際第一方陣。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在“雙碳”目標提出后,綠色金融業務的質量和體量都進入發展的“快車道”。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2022年,原銀保監會發布了《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這些文件為金融行業開展綠色金融業務和進行環境信息披露提供了指引。截至2023年3月,我國綠色貸款余額超22萬億元,約占全部貸款余額的10%;綠色債券發行量大幅增長,超過2.5萬億元。
同時,主管部門創新推出聚焦碳減排的貨幣政策工具和金融產品。2021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創設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向相關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引導其在自主決策、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向清潔領域、節能環保和碳減排工具領域內的各類企業提供碳減排貸款。一周后,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再設立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利用專項再貸款。截至2023年3月,我國已累計提供3000多億元再貸款支持,帶動商業銀行向企業低碳項目發放貸款近6000億元。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在債券品種創新方面,2021年3月和7月,中國銀行(3.740, 0.01, 0.27%)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和滬深交易所分別推出碳中和債,其募集的資金專項用于具有碳減排效益的綠色項目,包括但不限于清潔能源項目、清潔交通類項目、可持續建筑類項目、工業低碳改造類項目等。作為綠色債券的子品種,碳中和債的資金用途更加聚焦,項目遴選更加精準,信息披露更加透明,有助于促進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低碳領域。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ㄈ┨寂欧畔嚓P信息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基礎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系統部署我國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建設的重點任務。該方案指出,碳排放相關信息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礎,是制定政策、推動工作、開展考核、談判履約的重要依據。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目前,我國碳排放信息披露政策規范主要是生態環境部在2022年印發的《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以下簡稱《準則》)?!稖蕜t》明確要求重點排污單位、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曾因環境違法行為受到處罰的上市公司及發債企業和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額管理的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披露碳排放信息,披露內容包括年度碳實際排放量、上一年度碳實際排放量,以及排放設施、核算方法等信息。此外,根據碳中和債的發行要求,發行人也需在募集說明書等發行文件中重點披露環境效益測算方法和參考依據,對項目能源節約量(以標準煤計)、碳減排等環境效益進行定量測算,并鼓勵披露碳減排計劃。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我國資本市場融資主體碳排放相關信息披露現狀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在落實“雙碳”目標的背景下,我國已基本實現了從頂層設計到底層規范的制度覆蓋,但在實踐中,依然存在企業計量能力不足、披露水平較低的現象,監管機構和投資者也面臨信息收集成本高、信息可比性差的問題。下文筆者以中債碳中和數據庫為基礎,對當前資本市場融資主體碳相關信息披露的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相關信息披露工作的下一步開展提出建議。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一)中債碳中和數據庫概況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為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服務“雙碳”戰略目標,滿足市場參與者對碳減排相關數據的需求,中債估值中心于2022年末推出中債碳中和數據庫。中債碳中和數據庫覆蓋主體包括境內公募信用債發行人和A股上市公司,數據庫主要包括3個模塊:企業碳排放信息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主體碳排放表現評價,以及碳中和相關概念債券發行情況。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1.企業碳排放信息模塊
本模塊主要基于企業自主披露數據,數據來源包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ESG報告、債券募集說明書、定期報告和評估認證報告等各類公開報告,指標包括企業對碳排放的改善目標、減少碳排放或能源消耗的舉措等定性指標,以及碳排放規模和強度、碳減排績效1等定量指標。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2.企業碳排放表現評價模塊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該模塊主要基于企業的碳排放信息數據,從碳排放目標設置、碳排放效率、碳信息披露、碳減排績效及綜合表現等方面,對企業的碳排放情況進行評價、打分,可以依據得分進行企業間碳排放表現的對比。
3.碳中和相關概念債券發行情況模塊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主要基于債券發行募集說明書中企業自主披露的數據,指標包括碳中和用途比例、募投項目總碳減排量、募投項目總投資額、募投碳中和項目數量等,方便對碳中和債的核心信息進行評估、篩選和對比。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二)在政策推動下企業碳排放數據披露情況逐年改善
企業碳排放相關信息是環境信息披露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衡量“雙碳”目標實現進程的重要參考依據。在政策推動下,企業碳排放相關信息的披露水平有所提升,尤其是披露定性信息的主體數量顯著增長。2021年,在上市公司中,有55.56%的企業披露了減少碳排放或能源消耗的舉措、碳排放改善目標等定性信息,披露企業的數量從2020年的1161家增加至2850家;在發債企業中,有15.62%的企業披露了上述信息,企業數量從2020年的493家增加至637家(見圖1)。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相較定性信息,雖然披露碳排放總量、碳減排總量等定量信息的企業數量也呈現增長趨勢,但2021年僅有9.96%的上市公司和6.84%的發債企業進行了相關披露。如圖2、圖3所示,碳排放總量指標的披露情況相對較好,2021年有369家上市公司(約占7%)和243家發債企業(約占6%)披露了碳排放總量。從細分范圍來看,約5%的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披露了碳排放范圍一(由企業直接控制或擁有的排放源所產生的排放)和范圍二(企業自用的外購電力、蒸汽、供暖和供冷等產生的間接排放)的信息,僅有1%左右的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披露了范圍三(企業除范圍二之外的所有間接排放,包括價值鏈上游和下游的排放)的信息。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ㄈ┎煌愋?、不同行業企業對碳排放定量信息的披露情況存在差異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從整體來看,金融業,采礦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行業對碳排放定量信息的披露情況相對較好,而教育,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三類企業未披露碳排放信息。這與政策要求及行業特征均有一定的關系。采礦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為傳統的高耗能行業,其企業在政策要求下多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ESG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披露碳排放相關信息;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引導金融機構披露經營活動的環境影響,金融業環境信息披露水平明顯提升。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具體來看,在上市公司中,2021年金融業上市公司對碳排放總量的披露率達到46%,較2020年增長8個百分點(見圖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采礦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企業披露率超過10%。在發債企業中,2021年披露率超過10%的行業包括制造業,采礦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金融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這些行業的披露率較2020年提升了2個百分點左右(見圖5)。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ㄋ模┨贾泻拖嚓P概念債券主要以電熱燃及水生產行業主體發行的3年和5年期中票和公司債為主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中債碳中和數據庫采集和整理了市場上已發行的碳中和相關概念債券信息。截至2023年4月中旬,我國已累計發行240余只碳中和相關概念債券2,累計發行量近4000億元。債券品種以中期票據和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為主,債券期限主要以3年期和5年期為主,二者占比近75%。
從發行人所屬行業來看,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發行的碳中和相關概念債券數量和規模最高,其中主要是發電企業。如圖6、圖7所示,截至2023年4月中旬,該行業已發行本類債券99只,規模約為1431.13億元。政策性銀行和金融業共計發行62只,規模共計1949.7億元,帶動金融資金投向綠色實體經濟。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從碳中和債的募投項目來看,募集資金投向的碳中和項目超過520個,所支持項目的總碳減排量近18億噸/年,引導資金聚焦支持低碳產業發展。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啟示與建議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企業進行有效、準確碳相關信息披露的動力一方面來自披露規范的約束,另一方面來自于企業碳排放計量的能力建設。建議相關部門從以下兩個方面建立更細致的標準,以提升企業的披露水平和計量能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一)加快出臺碳排放相關信息披露標準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目前,在國際上已出臺了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標準、可持續發展會計準則(SASB)、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建議(TCFD)等可持續相關信息披露標準。2021年11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成立了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ISSB將在2023年二季度末發布首批可持續性披露準則,其中氣候相關信息披露是披露的重點。在TCFD標準和ISSB征求意見稿中,均對企業披露范圍一、范圍二和范圍三的碳排放數據提出了要求。香港交易所也在2023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征求意見稿中采納了TCFD和ISSB的建議,強制要求企業披露范圍一、范圍二和范圍三的數據。我國目前還沒有針對碳排放信息披露出臺相關的披露標準,建議管理部門盡快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建立統一、通用的企業碳相關信息披露標準,以便利管理部門和市場機構進行監測和評估。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二)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建議結合重點行業的實施情況,逐步確立覆蓋全部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指南,并不斷加強企業的能力建設,為企業進行碳排放核算提供支持。同時,積極推動第三方機構開展碳估算工作,為企業規劃、監督、管理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強度提供可用工具,也為投資者評價、跟蹤、對比市場信息提供數據參考。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注: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1.碳減排績效為中債碳中和數據庫中的一個字段,依據企業同比碳減排率和碳減排總量計算。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2.僅包括公募信用債,不包括資產支持證券。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