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MSCI發布了第11份年度《ESG和氣候趨勢展望報告》,分析了2023年及以后影響全球企業和投資者的30多種新興風險。
這32種風險包括供應鏈創新(例如通過區塊鏈技術追蹤商品以及電子垃圾的循環利用可能重塑爭議性原材料的供應)、公司治理改進(例如探索新的公司董事會架構將如何在表達氣候觀點和其他代理投票趨勢中發揮作用)、回應監管要求(例如新的監管要求對資產管理人、機構投資者和公司的實質影響)、新興投資領域(例如將實驗室生產的商品和碳資產作為資產類別)、測量和透明度的新領域(例如保險公司和銀行將擴大
碳排放追蹤范圍)等。
報告提出,2022年ESG和氣候投資成為新焦點,各國監管部門推出旨在減少基金行業漂綠行為的規則提案,并要求金融機構進行氣候風險壓力測試,制定“零毀林”的市場準入措施,同時可能強制性要求機構披露《可持續金融披露條例》(SFDR)中的主要不利影響指標。
MSCI此前發布的《季度凈零追蹤報告》顯示,上市公司將在2026年12月之前耗盡將溫度上升限制于1.5°C內的全球排放預算中的額度。在《ESG和氣候趨勢展望報告》中,研究人員表示俄烏戰爭持續及全球通脹水平屢創新高, 讓各國政府將能源安全和
價格放在首位,這或許在短期內緩解了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壓力。然而,主要的電力公司正在關注更長期的脫碳趨勢并擴大可再生能源的部署。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