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聊了多年的“可持續發展”話題,到底該如何聊出新意?從各家企業日益重視ESG戰略就可以一斑。
4月11日,梅賽德斯-奔馳集團首次舉辦ESG
論壇。在這場接近兩個小時的直播連線中,奔馳高管們圍繞著電動化、環境保護、技術、經營等方面解讀了奔馳的可持續發展規劃。
ESG是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縮寫,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
隨著全球共同追求
碳中和,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和資產管理人在投資決策中需要將可持續發展納入考量,ESG投資從歐美走向全球并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它雖不能衡量企業的財務績效,卻因ESG評級能直接影響股價而日漸受到企業重視,披露ESG報告也成為適時之選。
在奔馳ESG論壇中,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康林松 (Ola Källenius)表示,奔馳將與經濟、政治和社會各領域利益相關伙伴更緊密合作,同時更敏捷地行動。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是梅賽德斯-奔馳到2039年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梅賽德斯-奔馳為此已經制定了清晰的路線圖。
路線圖涵蓋產品戰略、運營布局、供應鏈管理、充電基礎設施等多方面,并包括多項可量化的目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大規模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2022年自主經營的工廠實現生產碳中和。此外還包括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更廣泛地使用可再生的材料、進一步提高生產和運營的效率、在生產工藝中減少對水資源的消耗等。
奔馳如上的承諾可以用一個看似“激進”的標準來衡量,也更容易讓消費者能具體感知到自己購買的產品會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一定程度的增益:比如到2030年,將平均每輛乘用車全生命周期
碳足跡較2020年減少50%,將每輛車的可再生材料使用占比提高到40%,將汽車中回收材料的占比翻一番。
作為在華發展多年的奔馳,也在努力地不斷調整自身的經營策略以適應中國的“雙碳”發展戰略。
康林松進一步解釋到,未來十年,奔馳將產品電動化戰略分為兩個階段:到2025年大幅度推進電動化轉型,將銷量占比提升至50%;2030年前,在市場允許的條件下實現“全面電動”。 而插電混動產品則作為補充,幫助奔馳在第一個十年中實現低碳排放出行發揮一定作用。但在某一時間點,奔馳將逐步減少插電混動車型的占比,踐行“全面電動”戰略全力聚焦純電車型。
在產品層面,2022年奔馳將在中國市場推出8款
新能源產品,EQC(參數|圖片)、EQA(參數|圖片)、EQB(參數|圖片)已實現國產,包括即將國產的全新EQE(參數|圖片),全新EQS(參數|圖片)、AMG EQS 53 4MATIC+等純電產品,C級、S級插電混動產品。從2025年開始,梅賽德斯-奔馳推出的所有全新
平臺都將是純電
平臺,也就是只為純電產品設計和打造的架構平臺,而且其中大多數平臺也將投放到中國市場本土生產。
目前,奔馳的部分量產車型已使用可持續材料,包括由回收處理的生活垃圾加工制成的纜線導管,在EQS車型中,多達186個零部件由環保材料制成,由回收的漁網紗線和廢舊地毯制成的汽車地毯。
同時,奔馳在自身運營中推動碳中和進程,包括購買綠電進行生產、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以及回收處理污水。到2030年,奔馳將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提高到超過70%。
北京奔馳工廠每天回收自制中水超過100萬升,光伏發電總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年發電總量超過2600萬千瓦時,另有6.5萬平方米光伏板正在建設中。光伏系統全面并網發電后,
北京奔馳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1.8萬噸。
在電動時代,電池也是在供應鏈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抓手。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及首席技術官薛夫銘(Markus Schäfer)表示,通過向電池生產碳中和轉型,奔馳已將整個電池組生產過程的碳排放減小了20%。
康林松表示“奔馳將只與具備可持續業務戰略的供應商開展合作,碳中和承諾和措施將逐步成為甄選供應商的一項硬性標準。迄今為止,梅賽德斯-奔馳絕大部分供應商(占采購量90%)都對‘2039愿景’表示認同,愿意與我們攜手共進實現碳中和目標。”
除了自研電池以外,奔馳與寧德時代、孚能科技建立了戰略合作,與長于固態電池研發的輝能科技等中國企業展開合作,獲得奔馳投資的輝能科技也正在謀求赴海外IPO。
奔馳通過與供應商的通力合作,確保原材料供應鏈可持續發展,同時著力提高整條供應鏈的透明度,對碳足跡進行追蹤和計量。為了保障用戶的使用體驗,奔馳也將持續推進充電設施的建設。
在適應中國本土化發展中,康林松認為中國汽車產業的技術生態系統和創新生態系統具有極大的活力,奔馳也在充分依托中國的技術創新潛力,建立北京及上海兩地技術研發中心,不斷加大對本土研發的投入,特別是在中國市場非?;钴S且中國用戶十分關切的電力驅動、智能互聯和自動駕駛領域。
延續品牌優勢的核心要素仍然在于技術創新,奔馳表示將始終通過創新讓自己走在汽車發展趨勢的前沿。但要實現業務轉型,奔馳還要求員工實現自我轉型,包括已開展的員工再塑造、技能再培訓、團隊再充電。
同時,員工多樣性也是影響企業ESG治理的重要指標。在達成員工多樣性目標上,奔馳計劃到2030年將公司管理層中的女性領導者比例提升至30%及以上。
除了奔馳以外,越來越多的國際企業如谷歌、蘋果、寶馬、通用等企業也都提出了自身的ESG發展規劃,國內如小鵬、長城、理想等汽車企業也發布了自身的ESG報告。隨著中國ESG事業的發展,在華企業想要獲得更長足的發展,都將逐步把ESG規劃納入公司經營的總體戰略中,消費者也勢必會將各個品牌的ESG表現納入日常投資、消費的觀察范圍。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