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資是指在投資決策過程中除了考慮財務回報以外,充分投資于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ety)與治理(Governance)因素的一種投資理念,側重企業的未來發展潛力,以相對定性的因素把握未來企業前景。由于發音相似,也被戲稱為投資界的“椰子雞”。由于其在降低投資風險和提升長期收益方面的突出效果,ESG投資目前已成為全球主流的投資策略之一。本文將從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出發,淺談ESG投資的本質及優勢。
企業利潤的源動力——人、組織和商業模式
在股票的選擇和研究過程中,無論是專業分析師還是個人投資者都會花費很多時間去研究公司的財務報表,習慣使用諸如利潤率、銷售額、現金流等財務指標來衡量公司的價值。然而,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盡管財務指標可以作為必要的量尺,但我們仍需要對其背后的支撐邏輯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對未來的確定性和可持續性進行思考。
成功的投資需要完整的體系支撐,多維度的認知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勝率。那么什么是驅動企業未來利潤的源動力呢?我們認為是人、組織和商業模式。這三個維度,可以作為我們衡量企業價值的標準。
首先是“人”。毋庸置疑,企業的原點是人,任何公司的成功都是公司的核心人物創造的。具體來講,企業的創始人、銷售團隊、研發團隊、管理層都與企業的表現息息相關。我們需要衡量一家企業內部的人員是否具有出色的能力,既包括可以量化的能力,比如研發能力、銷售能力,又包括同樣重要的軟實力,諸如領導能力、發現商機的能力、協調能力等等。公司的產品和技術能否在大環境中進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司的人才質量。
然后是組織。好的組織文化有五大功能:(1)激勵功能;(2)凝聚功能;(3)導向功能;(4)規范功能;(5)協調功能。一個企業的組織制度是否合理、是否有好的企業文化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效率、凝聚力,與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最后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決定了企業的“造血”能力。不同行業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其賺錢的難易程度,也決定了盈利的可持續性。考慮的因素包括企業定位、目標市場、銷售方式、收入模式、競爭格局等。不同行業的特質決定了在長期發展中所暴露的風險敞口,例如高污染行業在環保趨嚴的大背景下,生產成本正在增加,環保違規吊銷執照的風險更大。
因此,財務指標只是企業經營的結果,而其潛在的決定因素眾多。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還需要考慮人、組織、商業模式這些非財務指標,參透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ESG投資的本質也是從這些角度出發,選出真正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百年老店”,而非那些依賴資源消耗的短期參與者。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