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第七一一研究所與山東海洋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山東華宸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聯袂實施我國首例新造船
碳捕集系統
試點工程,從而開啟我國首臺套二氧化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新技術新裝備在新造船領域的應用合作。
據了解,此次合作將在一艘新造散貨船上安裝七一一所自主研發的ccus裝置,該工程對于實現中國自主研發的關鍵技術應用突破及成果轉化,占據航運
綠色產業的技術高地,打造船海環保裝備產業鏈和價值鏈,助力國家“碳達峰、
碳中和”戰略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和示范效應,將開啟中國造船航運業“雙碳”新紀元。
根據協議,雙方還將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合力承擔國家有關部委重點研發計劃指南的論證、申報和執行,從國家層面聯合推動航運業
碳減排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引領相關國家標準建設,支撐我國綠色航運轉型。同時,積極布局推動構建二氧化碳捕集、儲存、轉移、回收利用的碳循環鏈條,為大規模“綠色船隊”的組建提供技術和裝備支撐,引領我國航運業節能減碳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對于我國來說,實現“雙碳”目標時間緊、難度大、任務重、挑戰多,ccus技術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技術手段,可在滿足必要能源需求的同時,減少對有限資源的依賴,同時,其捕集封存的二氧化碳下游產品還有利于促進可持續經濟社會發展,為能源安全和“雙碳”目標實現提供強有力支撐。
不過,傳統二氧化碳捕集技術普遍存在難以適用低濃度二氧化碳排氣工況、能耗高和系統體積大等問題,難以滿足船舶應用環境對后處理系統低能耗、體積緊湊性等指標的嚴苛要求,且相關技術及裝備的設計應用缺乏標準規范,不利于船舶二氧化碳捕集與存儲技術的成果轉化及推廣。
面對這些挑戰,七一一所項目團隊先后突破了低濃度二氧化碳高效復合吸收劑設計技術、低能耗二氧化碳解析分離技術、低溫二氧化碳透平連動式液化和高密度存儲技術等關鍵技術,在提高二氧化碳捕集率的同時降低了系統能耗和體積,從而滿足了實船應用要求。
近年來,七一一所依托自身雄厚的科研實力和技術基礎,提前布局船舶ccus技術研發,并完成了可行性驗證,獲得了中國船級社(ccs)、法國船級社(bv)和dnv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cus中國技術方案。
在明確技術路線的基礎上,七一一所還針對實船對高碳減排率、低能耗和體積空間的應用需求,聚焦高效吸收、低能耗分離、緊湊型低溫存儲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實現了多輪技術優化迭代,已成功開發了船用ccus系統樣機,并完成試驗驗證。其技術指標達到了系統設計需求,實現了國內船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技術及裝置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跨越式遞進。
當下,全球航運業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碳減排計劃,ccus作為目前與船舶環境較為適配的碳減排技術手段,具有極其廣闊的應用前景。七一一所從航運業減碳全局角度出發,以打造產品認證、產品開發、產品裝船示范的ccus技術市場推廣鏈條為目標,與船級社聯合向國際海事組織(imo)提交多份提案,積極推動船舶碳捕集產品的國際認證和標準建立。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