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28日宣布,該校研究團隊已成功研發一種新型電化學系統——酸性二氧化碳電解槽,可利用再生能源將二氧化碳與水轉化成商用化工原材料,轉化效率高達60%,有助化工產業實現低碳轉型。
領導研究團隊的中大化學系助理教授王瑩表示,要減緩全球暖化的影響,除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外,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同樣重要。全球近八成二氧化
碳排放來自于燃燒化石燃料,因此發展“碳捕獲和轉化”技術,將燃燒化石燃料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回收并轉化為生產這些化工制品的原材料,被視為是減少對化石燃料依賴的重要方法之一。
為提高碳利用效率,研究團隊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合作,研發一種新型酸性二氧化碳電解槽,有效抑制碳酸鹽的形成,減少二氧化碳在轉化過程中流失。團隊更加入鈀銅催化劑,以抑制酸性環境下產氫反應所帶來的競爭反應,將碳利用率有效提升至60%。
王瑩表示,此項目能夠打破當前堿性電解槽碳利用率的上限。團隊正在努力擴大原型制作,希望將技術產業化,為發展環??萍技?a href='http://www.sf78.cn/zhuanti/lvsejinrong.html' target='_blank'>綠色經濟轉型出一分力。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