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場化為導向,構建全新的CCER市場政策體系和管理規則
201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設我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通過政府部門備案和
專家評審的方式進行管理。但由于前期碳市場不成熟、CCER項目不規范等問題,2017年3月,國家發改委暫緩申請CCER。
“雙碳”目標提出后,亟須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全國碳市場建設提上日程。2021年,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首批只納入了電力行業2162家發電企業,年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約45億噸二氧化碳。隨著控排企業減排和
履約需求增加,激發了全國碳市場對
碳配額之外的自愿減排市場的需求,市場對重啟CCER市場呼聲高漲。
2023年,我國加快全國CCER市場啟動各項準備工作,2023年10月,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公布造林碳匯、并網光熱發電、并網海上風力發電和紅樹林營造等第一批四類CCER項目
方法學,奠定了全國CCER市場啟動的政策基礎和制度保障。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隨后,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和北京
綠色交易所相繼公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規則(試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設計與實施指南》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和結算規則(試行)》等CCER注冊登記和交易結算細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減排量核查實施規則》,為全國CCER啟動作好了最后準備工作。隨著全國CCER市場的啟動,標志著由互補互通的強制碳市場和自愿碳市場組成的全國碳市場體系正式形成。
相比之前CCER管理體制,此次全國CCER市場重點變化體現在管理體制的轉變,更加明確了市場化導向的原則,在規范方法學的基礎上,更注重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政府主管部門規則制定和監管,項目業主和審定核查機構將直接負責申請材料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通過行業自律、公眾監督以及違規懲處的方式建立了尊重市場的管理規則。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