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啟動,中國海油在
北京綠色交易所達成全國首單交易,標志著我國
碳市場建設日趨完善,多元化的
碳市場體系將進一步提升全國
綠色低碳發展水平。
作為我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運營商,中國海油著力推動綠色能源轉型“提速”,在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啟動首日,成功達成全國首單交易,購買的25萬噸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將用于抵消能源生產環節中的溫室氣體排放,1噸的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可抵消1噸二氧化
碳排放量。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目前,中國海油有7家控股在運營燃氣電廠,每年碳排放量大概在700萬噸,根據燃氣電廠的運行先進性來講,有一些老的機組,大概一年會有30萬噸左右的一個缺口,自愿減排量是可以抵消5%的
碳配額,這一次我們交易的減排量是可以用在未來第三周期的碳排
履約。”中國海油氣電集團電力業務部副總經理李劼告訴封面新聞記者。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機制是一種碳抵消機制,控排企業可向實施“碳抵消”活動的企業購買用于抵消自身碳排放的核證量。
該機制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重要補充,通過市場機制引導企業減少碳排放,推進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有利于支持林業
碳匯、可再生能源、甲烷減排、節能增效等項目發展,激勵更廣泛的行業、企業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動碳資源配置優化,我國于2012年建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截至2017年共簽發254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總減排量超5000萬噸。
2023年9月15日,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經國家主管部門在國家自愿減排交易登記簿備案的減排量,即“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可在備案的交易機構內交易。
據中國海油氣電集團電力業務部總經理劉衛華介紹,利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的機制,通過購買一定的碳排量,用于抵消我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這樣不光有利于降低履約成本,也踐行了央企的社會責任。“同時也帶動林業碳匯等項目的開發,我們目前開發的主要是圍繞三北防護林等項目的跟進。”
北京綠色交易所預測,若參照對比歐盟碳市場規模,未來中國碳市場金融化后,以其70億~80億噸配額計算,預計年交易量或將超過100億噸,交易額有望超過1萬億元。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施懿宸表示,重啟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是加快完善碳市場機制的必然選擇。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自愿減排市場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之間的互動,可以協同促進低碳發展。一方面,對于控排企業而言,可以在兩個市場中共同參與,既能通過自愿減排實現環保目標,又能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中購買碳配額。另一方面,對于非控排企業而言,雖不能直接進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但可以探索參與自愿減排市場,加快企業實現
碳中和目標。自愿減排市場重啟可以為非控排但有
碳中和戰略需求的企業提供機會。
“‘十四五’期間,公司碳排放強度力爭下降10%-18%,
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占全部資本性支出達5%-10%。”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汪東進直言,力爭到2050年,公司
新能源等非化石能源產量占比將超過傳統油氣產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