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有關CCER重啟的消息不斷,包括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年全球年會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下一步中國將爭取盡早重啟CCER市場,以及生態環境部將以部市聯建的方式支持北京市承建全國自愿減排交易中心等等。
CCER的呼之欲出將會更加完善我國碳市場建設,有利于金融機構、碳資產管理機構以及各類非控排企業等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從而增厚減排收益,提高碳定價效率。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一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CCER為社會和企業參與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新的平臺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廣義碳市場除了前面多篇報告中闡述的碳配額交易市場外,還有針對境內可再生能源、林業碳匯、甲烷利用等項目溫室氣體減排效果進行量化、核證和出售的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也就是CCER交易市場。
本質上看,CCER是清潔發展機制(CDM)的中國實踐,始于2012年。相較于控排企業被動接受碳排放額度,以碳信用為依托的交易機制通過交易信用對應的碳資產,為形式多樣的非控排企業參與碳市場提供路徑依賴。例如,福建省推廣碳匯型茶園超過30萬畝,溫室氣體排放減少23.3%以上;莆田市完成全國首例雙殼貝類海洋漁業碳匯交易等。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不過,前期自愿減排交易量小、試點碳市場活躍度偏低再加上個別項目暴露出規范性問題等導致供需失衡,2017年3月國家發改委暫停CCER項目的備案申請受理,僅允許已完成備案的項目繼續交易,至今該市場處于凈消耗的階段。路孚特碳研究數據表明,2012-2017年間國家發改委共簽發約80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CCER,但僅消化掉約3200萬噸。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全國碳市場加速供需重塑,CCER與碳配額價差一度倒掛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如果以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上線年份為時間節點,2021年前CCER價格明顯低于配額交易價格,而上市后的兩年里CCER價格一度追平配額價格,甚至出現了倒掛的現象。全國碳市場啟動前,試點市場配額以免費分配為主,發放相對寬松,市場對自愿減排交易的需求本就不高,數據顯示,2016年用于抵消的CCER僅占配額的0.67%,遠低于試點市場規定的5%-10%,這就造成了簽發項目多但下游承接匱乏,“累庫”現象成了CCER運行的限制性因素。北京綠色交易所總經理梅德文在雙碳峰會中提到,2012年至2020年,我國地方碳配額交易市場累計成交4.8億噸,成交金額114億人民幣,交易價格在24元/噸左右,而同期CCER累計交易量為2.68億噸,均價在10元/噸左右。全國碳市場啟動后,控排企業為提前鎖定履約成本,選擇當時相對價低的CCER賺取價差收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總經濟師張昕表示,用于抵消的CCER能夠為業主直接帶來的經濟激勵約20億元,這一階段需求的提高也推升了CCER的價格。梅德文指出,全國碳市場上線以來,累計成交2.30億噸,累計成交金額104.75億元,均價54.39元/噸,2022年均價為58.07元/噸;從復旦碳價指數來看,CCER自全國碳市場開市來呈現震蕩上行趨勢,2021年價格上漲約18倍,2022年下半年再度翻倍至60元/噸上下,當年全國CCER均價為57.52元/噸。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按照前面的推論,全國碳市場啟動前存量CCER大概在4800萬噸左右,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內累計消耗約3273萬噸。目前,國內CCER去化程度過快,特別是進入2022年,部分企業即使想要選擇用5%的CCER做替代來博取價差也面臨價高量少的難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可以說全國碳市場的啟動改變了固有的CCER交易市場格局,不僅提高了需求量而且增強了碳配額與CCER價格的聯動性,現階段持續的凈消化使得CCER已經由供過于求向供不應求迅速轉變并反映在價格端,無論是從量還是價兩方面都明顯難以滿足新一輪履約周期企業需求。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三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關于CCER重啟后的幾點推測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既然說到重啟,就先要解決當時暫停的問題。拋開項目規范等外部因素,單從市場來看,最關鍵的還是供需矛盾的消解。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1)新發展格局下前期需求明顯不足現象或將得到有效緩解,但需求與價格之間的關聯度較之前提高。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早期CCER市場供需失衡的問題主要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當時區域試點碳市場尚不完備,配額尚且寬松,企業并無緊迫感,這就導致市場活躍度明顯欠佳。數據顯示,2012年-2020年,區域試點市場的平均換手率僅5%,CCER市場更低,從而造成了大量的淤積。現階段,這一情況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收緊、準入行業擴容、碳價維持高位甚至中長期緩斜率走高已經是市場共識,再加上存量CCER嚴重不足,CCER的價格紅利也在控排企業的爭奪下不斷被壓縮。往后來看,碳配額交易市場與CCER的關聯度將會更加密切,減排的紅線收緊,再加上企業間的社會責任競爭,將會不斷釋放企業的直接需求。
不過,也需要注意CCER與碳配額價格的關系。按照全國碳市場交易規則,控排企業用CCER抵消碳排放配額的比例不超過應繳配額的5%。假設控排企業均按照5%的上限沖抵配額,只有當CCER供應量大于配額總量的5%且兩市場總量足以覆蓋總排放,市場中的CCER是盈余的,價格才可能低于配額價格,那么這時的CCER替代才是有效的。反之亦然,如若CCER的價格高于碳配額價格,那么其替代意義就無效了。第一個履約周期結束,碳市場覆蓋了企業約45億噸碳排放,也就是說,CCER供應量超過2.25億噸時,價格才有可能低于配額價格。就目前來看,市場余量CCER不足2.25億噸,所以處于有需求但無法滿足的狀態,因此我們認為在CCER重啟前二者價差不會有明顯走擴,替代效應有限。《中國碳市場回顧與展望(2022)》指出,預計八大行業納入后,全國碳市場的配額總量會擴容至70億噸,那么屆時邊界點則變為3.5億噸。
(2)后期CCER供應缺口或將擴大,新項目簽發的必要性提高,但可再生能源項目或成為最大不確定性。
當前CCER的存量僅占全國碳市場正常全年CCER需求的4.12%左右,無法覆蓋新一輪履約周期企業的需求,新項目備案簽發的必要性顯著提高。從過往數據來看,12-17年備案獲批率均維持在60%以上,平均下來在70%左右。
CCER的供應量從2017年公示的項目類型來看,可再生能源類總量占比最高。目前,CCER方法學中減排額外性論證要求確認項目的基準情景難以商業化或獲得足夠的投資收益,從而借助銷售CCER實現商業可行性。這一點與進入平價上網時代的可再生能源相背離,前期依靠補貼的時代結束也意味著其存在自給的收益。因此,風電、光伏在內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是否獲簽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如果可再生能源項目仍然按照之前的標準給予準入的話,體量增多將會對價格形成抑制,控排企業博弈CCER將會明顯提高市場活躍度。據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數據顯示,如果按照2000小時測算,風電和光伏開發成CCER的年減排量在4億噸左右,屆時預計CCER價格將大概率下降到碳價的30%-50%左右。不過此類項目總量占比較高,如果簡單排除在外的話又有可能造成直接的供應短缺,變相增加項目價值。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中泰期貨研究所
孔天賜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宏觀與股指期貨分析師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從業資格號:F3076208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投資咨詢號:Z0018014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